
恃強而戰。 唐 高適 《自淇涉黃河途中作》詩之十二:“力争固難恃,驕戰曷能久?”
“驕戰”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延伸,以下是詳細解釋:
驕戰(拼音:jiāo zhàn)指恃強而戰,即憑借自身強大實力輕敵作戰。這一解釋在多個詞典中均有記載,并引用了唐代詩人高適《自淇涉黃河途中作》的詩句:“力争固難恃,驕戰曷能久?”
詩句意為:僅靠強力難以持久,驕傲輕敵的戰争又怎能長久?
在兵書《百戰奇略》中,“驕戰”被描述為一種戰術策略:
驕戰(jiāo zhàn)是一個漢語詞彙,表示勇猛無畏地戰鬥,表現出自豪、傲慢的戰鬥姿态。
驕(馬頭,一筆)+ 戈(戈字旁,四筆)+ 戈(戈字旁,四筆)= 驕(11筆)
戰(戈字旁,四筆)= 戰(4筆)
驕戰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兵書《孫子兵法》。在戰争中,士兵以驕傲自矜、戰鬥不屈為榮,因此稱為“驕戰”。在繁體字中,驕戰為「驕戰」。
在古代,驕戰的漢字寫作「驕戰」。
1. 驕戰将士盡展英勇戰鬥的風采。
2. 古代的驕戰武将往往在戰場上非常威風凜凜。
3. 我們應該學習那些驕戰精神,勇敢地面對挑戰。
1. 驕兵(指勇敢無畏的士兵)
2. 戰勝(戰鬥取勝)
3. 戰鬥(激烈的争鬥)
1. 豪勇(指勇敢無畏)
2. 英勇(英勇奮鬥)
3. 雄武(勇猛而英武)
1. 膽怯(畏縮怯懦)
2. 退縮(不敢勇敢面對)
3. 弱不禁風(無能力或勇氣)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