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青衣的意思、青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青衣的解釋

(1) [black cloth]∶黑色的衣服

青衣小帽

(2) [maid]∶漢以後卑賤者衣青衣,故稱婢仆、差役等人為青衣

(3) [the demure middle-aged or young female character type in Chinese operas]∶指評劇角色之一。扮演莊重的中年或青年婦女,因穿青衫而得名

詳細解釋

(1).古代帝王、後妃的春服。《禮記·月令》:“﹝孟春之月﹞天子居青陽……駕倉龍,載青旂,衣青衣,服倉王。” 鄭玄 注:“皆所以順時氣也。”《隋書·禮儀志七》:“﹝皇後﹞青衣,青羅為之,制與鞠衣同。”

(2).青色或黑色的衣服。 漢 以後,多為地位低下者所穿。 晉 幹寶 《搜神記》卷十六:“﹝ 辛道度 ﹞遊學至 雍州城 四五裡,比見一大宅,有青衣女子在門。 度 詣門下求飧。”《梁書·侯景傳》:“後 景 果乘白馬,兵皆青衣。” 唐 劉禹錫 《和樂天诮失婢榜者》:“新知正相樂,從此脫青衣。”《古今小說·李公子救蛇獲稱心》:“﹝ 李元 ﹞正觀玩間,忽見一青衣小童,進前作揖。”

(3).指穿青衣或黑衣的人。(1)指侍女、宮女。 三國 魏 曹操 《與太尉楊彪書》:“有心青衣二人,長奉左右。”《北史·後妃傳序》:“青衣、女酒、女饗、女食、奚官女6*奴視五品。”(2)婢女;侍童。 漢 蔡邕 《青衣賦》:“噭噭青衣,我思遠逝,爾思來追。” 南朝 梁 費旭 《和肅記室〈春日有所思〉》:“芳樹發春暉, 蔡子 望青衣。” 唐 谷神子 《博異志·許漢陽》:“ 漢陽 束帶上岸投謁,未行三數步,青衣延入内廳,揖坐雲:‘女郎等易服次。’”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神女》:“遙見小車來,二青衣夾隨之。” 清 袁枚 《隨園詩話補遺》卷五:“紅粉能詩者多,青衣能詩者最少。”(3)指樂工。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封台》:“八角鼓乃青衣數輩,或弄絃索,或歌唱打諢,最足解頤。”《紅樓夢》第十三回:“兩班青衣按時奏樂。”(4)指役吏,差役。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齊天大聖》:“神取方版,命筆,不知何詞,使青衣執之而去。”

(4).指儒生。 明 陳繼儒 《珍珠船》卷三:“ 李抱玉 主課青衣,胄名奏授祭酒。”

(5). 明 清 時生員名目之一。《明史·選舉志一》:“先以六等試諸生優劣,謂之歲考……一二等皆給賞,三等如常,四等撻責,五等則廩、增遞降一等,附生降為青衣,六等黜革。”《清史稿·選舉志一》:“﹝考列﹞五等,廩停作缺。原停廩者降增,增降附,附降青衣,青衣發社,原發社者黜為民。”

(6).指青衣旦。傳統戲曲腳色行當。主要扮演性格剛烈、舉止端莊的青年或中年女性。表演上着重唱功。因所扮人物大都穿青素褶子而得名。如《祭江》裡的 孫尚香 ,《三擊掌》裡的 王寶钏 ,《宇宙鋒》裡的 趙豔容 便是。 老舍 《四世同堂》二四:“她能唱青衣,但拿手的是花旦。”

(7).指 青衣神 。 宋 範成大 《吳船錄》卷上:“山不甚高,綿延有九山頭,故又名 九頂 ,舊名 青衣山 。 青衣 , 蠶叢氏 之神也。”詳“ 青衣神 ”。

(8).黴菌的一種。 章炳麟 《五無論》:“微菌溼生,則有青衣白醱之屬,欲去之者,惟得起潔浄心。不得起損害心,斯豈盡人能然者?”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青衣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青衣”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戲曲角色(主要含義)

  1. 定義與别稱
    青衣是中國戲曲中旦行的一種,北方劇種多稱“青衣”,南方則常稱“正旦”。在傳統戲曲中,青衣是旦行的核心角色,代表端莊、正派的女性形象,如賢妻良母或貞節烈女,年齡多為中青年,老年角色由“老旦”扮演。

  2. 表演特點
    青衣以唱功為主,動作幅度小且穩重,念白多為韻白,唱腔繁重。例如《三擊掌》中的王寶钏、《二進宮》中的李豔妃等經典角色。

  3. 服飾特征
    因角色常穿青色褶子(黑色或深色戲服)而得名,服飾風格素雅莊重,符合人物身份設定。


二、其他含義

  1. 黑色衣服
    古代指黑色或深色布衣,如“青衣小帽”形容樸素衣着,漢代後成為地位低下者的常見服飾。

  2. 代指特定人群

    • 婢女/差役:因漢代婢仆多穿青衣,故以“青衣”代指這類身份低微者(如《搜神記》中“青衣女子”的記載)。
    • 樂工/侍從:部分文獻中亦指樂師或侍童(如《燕京歲時記》提及“青衣數輩”演奏)。

三、文學與曆史用法

在詩詞和小說中,“青衣”常作為意象出現,例如:


“青衣”的核心含義為戲曲中的正旦角色,其他用法多為古代服飾或身份代稱,現代語境下較少使用。若需進一步了解戲曲青衣的經典劇目或表演技巧,可參考戲曲專業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青衣

青衣一詞是漢字詞語,主要有以下幾個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部首:靑; 筆畫:8劃。

來源:

青衣一詞來源于古代的服飾,特指中國古代文人所常服的一種青色長袍。青色在古代被認為是一種高雅、清新、端莊的顔色,因此稱為青衣。

繁體:

青衣的繁體字為「靑衣」。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對于「青衣」的寫法并沒有太大變化,和現代寫法基本相同。

例句:

1. 他身着一襲青衣,端坐于書桌前。

2. 那位學者穿着青衣吟誦着他的詩作。

組詞:

1. 青衣書生:指喜好讀書、穿着青衣的文人。 2. 青衣俠士:指善良、正直的武俠人物。

近義詞:

1. 青衫:指青色的衣服。 2. 青襟:指長袍上的前衣。

反義詞:

1. 黑衣:與青色形成對比的色彩,一般代表喪服或者兇祥。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