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六言的意思、六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六言的解釋

(1).六種美德:仁、知、信、直、勇、剛。《論語·陽貨》:“ 由 也,女聞六言六蔽矣乎?” 何晏 集解:“六言六蔽者,謂下六事:仁、知、信、直、勇、剛也。” 晉 陸雲 《晉故散騎常侍陸府君诔》:“六言六行,非君不肅。”

(2).謂六言詩。每句均為六字的詩。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章句》:“六言七言,雜出《詩》《騷》。”《北史·陽休之傳》:“當 文襄 時,多作六言歌辭,淫6*蕩而拙,世俗流傳,名為《陽五伴侶》,寫而賣之,在市不絶。”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六言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六言”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指六種美德

源自《論語·陽貨》中的“六言六蔽”,即仁、知(智)、信、直、勇、剛六種品德。
孔子以此教導弟子子路,強調這些美德若缺乏學習與修養,可能衍生出對應的弊端(如“仁”可能流于愚鈍,“剛”可能變為狂妄等)。這一含義體現了儒家對道德修養的重視。


二、指六言詩

即每句由六個字組成的詩歌形式。
六言詩在中國古代文學中較為少見,南朝劉勰在《文心雕龍》中提及其與七言詩均雜出于《詩經》《楚辭》。例如北朝陽休之曾創作六言歌辭,但因語言俚俗被稱為“陽五伴侶”,在民間流傳較廣。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論語》原文或古典文論《文心雕龍》。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六言》的意思

《六言》是指詩歌中每句的字數為六個字。在古代文學中,六言是最常見的格律。六言詩是以世界各文明為基礎發展起來的經過千百年磨練的一種詩體。他以章法獨特、内容充實而著稱。

《六言》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六言》的部首是“言”,它是屬于“言字頭部首”;拆分後的筆畫是5畫。

《六言》的來源

《六言》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最早的六言古詩記載在《詩經》中。這些詩詞大緻可以分為愛情詩、詠物詩、叙事詩等。後來,六言詩的發展經曆了唐朝的鼎盛時期,繼而在宋朝也有較為繁榮的發展。

《六言》的繁體

《六言》的繁體字是「六言」。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和現代有所不同。以「六言」為例,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六」的字形比較簡潔,像兩個豎着的橫杠,加上兩個斜橫杠,表示象形的「六」;「言」的字形與現代寫法基本相同,是由田字旁和舌字旁組成。整個字形比較古樸而有韻味。

《六言》的例句

1. 春風又綠江南岸。

2.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3.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六言》的組詞

六言詩、六言絕句、六言律詩、六言長句

《六言》的近義詞

六字、六字詩、六字句

《六言》的反義詞

七言、五言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