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種容積大的酒器的美稱。 唐 李德裕 《述夢詩四十韻》:“無聊燃蜜炬,誰復勸金舠。”自注:“餘自到此,絶無夜宴。酒器中大者呼為舠,賓僚顧形迹,未曾以此相勸。”
根據現有資料,“金舠”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含義
指一種容量較大的酒器的美稱,讀音為jīn dāo。該詞主要用于描述古代宴會或禮儀場合中的飲酒器具。
文獻引用
唐代詩人李德裕在《述夢詩四十韻》中提到:“無聊燃蜜炬,誰複勸金舠。”其自注進一步說明,當時賓僚因禮節拘束,未用此類酒器互相勸酒。這表明“金舠”可能因形制較大,常用于正式宴飲,但受限于社交禮儀,實際使用頻率較低。
語境分析
從“絶無夜宴”的描述可知,這一器物可能多見于特定場合,或因使用不便逐漸被其他酒器取代。其名稱中的“金”字,暗示材質或裝飾的貴重性。
由于搜索結果中僅有提供直接關聯信息,且權威性較低,建議結合更多古籍或權威詞典進一步考證。
《金舠》是一個漢字詞語,由“金”和“舠”兩個字組成。
“金”字的部首是“钅”,是一個金屬的意思,它由8個筆畫組成;“舠”字的部首是“舟”,意思是小船,它由8個筆畫組成。
《金舠》這個詞源于古代文獻,作為一種詩詞造句的表達方式,形象地描繪了黃金色的船隻在水面上行駛的景象。
《金舠》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金舢」。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會隨着時代的變遷而有所不同,因此,《金舠》的古代寫法可能會與現代稍有不同,但整體的意思是相同的。
1. 他是那艘金舠上最年輕的水手,專注地駕駛着船隻。
2. 在湖面上漂浮着的金舠像一道亮麗的風景。
船隻、金色、金屬、水手
黃金船、資金船、金鋪、金絲、黃金小船
鐵船、木船、普通船、泥船、破船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