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種容積大的酒器的美稱。 唐 李德裕 《述夢詩四十韻》:“無聊燃蜜炬,誰復勸金舠。”自注:“餘自到此,絶無夜宴。酒器中大者呼為舠,賓僚顧形迹,未曾以此相勸。”
“金舠”是漢語中較為罕見的古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字形和古籍用例兩方面解析。“金”指金屬材質或黃金裝飾,“舠”本義為形似刀的小船,《漢語大詞典》引《說文解字》釋“舠”為“小船,形如刀”,因此“金舠”可理解為以金屬裝飾的精美小船,常見于古代文學作品中形容華貴舟楫。
在具體文獻中,唐代詩人李賀《江南弄》曾用“水為佩,風為裳,金舠绮帶坐相望”描繪江南水鄉的绮麗風光,此處“金舠”既指實際船隻,也暗喻富貴氣象(參考來源:《全唐詩》)。明代楊慎《升庵詩話》亦載“金舠載酒,泛月而遊”的文人雅集場景,印證其作為文人墨客遊賞工具的意象(參考來源:《四庫全書》子部)。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但在研究古典文學、船舶史等領域仍具學術價值。《辭源》第三版建議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象征意義,既可指實體船隻,也可引申為宴遊享樂的代稱(參考來源:商務印書館《辭源》修訂本)。
根據現有資料,“金舠”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含義
指一種容量較大的酒器的美稱,讀音為jīn dāo。該詞主要用于描述古代宴會或禮儀場合中的飲酒器具。
文獻引用
唐代詩人李德裕在《述夢詩四十韻》中提到:“無聊燃蜜炬,誰複勸金舠。”其自注進一步說明,當時賓僚因禮節拘束,未用此類酒器互相勸酒。這表明“金舠”可能因形制較大,常用于正式宴飲,但受限于社交禮儀,實際使用頻率較低。
語境分析
從“絶無夜宴”的描述可知,這一器物可能多見于特定場合,或因使用不便逐漸被其他酒器取代。其名稱中的“金”字,暗示材質或裝飾的貴重性。
由于搜索結果中僅有提供直接關聯信息,且權威性較低,建議結合更多古籍或權威詞典進一步考證。
愛别離苦闆塊構造說罷手辯證法駁亂餔祿裁辱醋海大明湖丹頰登下調滑碉磡凋瘵愕窒法貨法律意識仿依飛光蜂房蟻穴撫躬自問腹圍貢款故方鬼胎河濟恨如頭醋禍災金牌克分子苦志雷塘林寒洞肅亂尨弭定謀憲畝丘男媒女妁鲵鳅品月潛修敲門甎磬子曲線美容态閃擊贍田折屐受驚霜電俗不可耐太歳頭上動土讨練托幼惟肖惟妙汙痕無數伍胥潮銷魂蕩魄熹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