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虔肅的意思、虔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虔肅的解釋

誠敬而嚴肅。《後漢書·黃瓊傳》:“遵稽古之鴻業,體虔肅以應天。”《三國志·吳志·呂範傳》:“性好威儀,州民如 陸遜 、 全琮 及貴公子,皆修敬虔肅,不敢輕脫。” 前蜀 杜光庭 《皇帝修靈符報恩醮詞》:“是用虔肅寳齋,依歸至道。”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虔肅”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為qián sù,其核心含義為誠敬而嚴肅,常用于描述恭敬莊重的态度或行為。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二、用法與語境

  1. 古籍例證:
    • 《後漢書·黃瓊傳》提到“體虔肅以應天”,指以恭敬嚴肅的态度順應天意。
    • 《三國志》中描述呂範“修敬虔肅”,體現其儀态莊重、受人敬重。
  2. 適用場景:
    • 宗教儀式(如“虔肅寶齋”);
    • 重大典禮或嚴肅場合的行為描述;
    • 對尊長、權威的恭敬态度。

三、近義詞與關聯詞


四、現代使用

現代漢語中較少單獨使用“虔肅”,但“虔誠”“肅然”等詞仍常見。需注意語境,避免生硬套用。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具體用法,可參考《後漢書》《三國志》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虔肅:詞義解釋

虔肅是一個形容詞,意思是非常敬虔和莊重。當人們對宗教信仰極為虔誠,對事情或人非常恭敬嚴肅時,可以使用這個詞來形容。

虔的部首和筆畫

虔這個字由虍(hū)和廾(gǒng)兩個部首組成,其中,虍部表示“猛獸”,廾部表示“兩手合抱”。虔的總筆畫數為6。

肅的部首和筆畫

肅這個字由⺮(zhú)和⺾(sī)兩個部首組成,其中,⺮部表示“竹子”,⺾部表示“礻”,表示跪拜。肅的總筆畫數為8。

來源和繁體

虔肅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原本形容人對神明的虔誠。在繁體字中,虔肅的寫法分别為「虔肅」。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虔肅的寫法有所不同。虔的古字形為「虔」,由兩個「虍」(hū)組成;肅的古字形為「肅」,由「虍」和「滂」(pāng)組成。

例句

1. 他對宗教非常虔肅,每天都會前往寺廟祈禱。

2. 學生們在升國旗儀式上肅立,表達對國家的虔肅之意。

組詞

虔誠、虔敬、虔奉、肅容、肅靜、肅穆

近義詞

莊重、嚴肅、敬虔、恭敬、恭順

反義詞

輕浮、不敬、狂妄、放肆、粗魯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