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五吏的意思、五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五吏的解釋

上古軍隊中的五種文官。《左傳·襄公二十五年》:“自六正、五吏、三十帥、三軍之大夫、百官之正長、師旅及處守者皆有賂。” 杜預 注:“五吏,文職,軍卿之屬官。” 楊伯峻 注:“五吏疑為軍尉、司馬、司空、輿尉、候奄。”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五吏”是古代軍事體系中的官職術語,以下為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指上古軍隊中的五種文職官員,屬于軍事管理機構中的核心成員。這一概念出自《左傳·襄公二十五年》,原文記載為“自六正、五吏、三十帥……皆有賂”,表明其地位在春秋時期軍事層級中具有重要性。

  2. 出處與注釋
    根據杜預和楊伯峻的注解:

  1. 詞義擴展
    “吏”在先秦時期泛指官員,漢代後多指低級官吏(如《說文解字》釋為“治人者”),而“五吏”特指軍事體系中的專職文官群體,與武職形成互補。

提示:由于古代文獻記載簡略,關于五吏的具體職責仍存在學術争議,建議結合《左傳》原文及曆代注疏進一步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二

五吏

《五吏》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五個壞官員。。

拆分部首和筆畫:五(五點水)+ 吏(将字)

來源:《荀子·牧民》中有“五吏強而寡,官大而衰”之句,後來被用來形容壞官員。

繁體字:五吏(五吏)

古時候漢字寫法:無

例句:他是個腐敗的官員,堪稱五吏之一。

組詞:五官、吏治、官吏

近義詞:五壞、五煞

反義詞:清官、廉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