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钤符的意思、钤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钤符的解釋

兵書,兵法。 黃人 《<清文彙>序》:“劬古并治鈐符,著書旁通鞮譯。”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钤符是漢語中具有複合語義的古語詞,本義指古代官員用以行使職權的印信憑證。《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印章與符節的合稱",二者共同構成古代行政權力的具象化載體。

從構詞法分析,"钤"字從金從今,《說文解字》釋作"鈐,鈐鏕,大犂也",後引申為印章的别稱;"符"字原指竹制信物,《周禮》記載"門關用符節",後演變為各類官方文書的統稱。二者組合後形成的新詞最早見于《新唐書·百官志》,記載三省官員"各給钤符,以通敕命"。

在具體應用中,钤符具有三個核心特征:

  1. 權力象征:明代《官箴集要》強調"钤符所至,如朕親臨",體現其代表皇權延伸的特性
  2. 防僞功能:宋代《文房四譜》記錄钤符使用"九疊篆文"和"密押暗記"的防僞技術
  3. 等級标識:清代《欽定曆代職官表》詳載不同品級官員钤符的材質規格,如玉钤符限一品大員使用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轉為曆史術語,但在研究古代文書制度、官制沿革等領域仍具學術價值。《古文字研究》期刊近年發布的考古報告顯示,湖北雲夢睡虎地秦簡中已有早期钤符使用實例。

網絡擴展解釋

“钤符”是一個存在兩種主要釋義的詞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

  1. 兵書/兵法(主流釋義)
    根據,該詞源自“钤”通“權”(權謀),指代軍事謀略典籍。例如黃人《<清文彙>序》中“劬古并治鈐符”即用此義,強調對古代兵法的研究。

  2. 權力符節(引申義)
    提出其本義為古代官員佩戴的符節,象征職位權力。這種釋義可能與“钤”的印章含義(如“钤印”)相關,但權威典籍中較少直接使用此義。


補充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

百濯香包龍圖表德筆政簿記才名財氣材猷測驗乘興辭面詞史疵污漎然黛草黨語得以骶骨洞庭湖端拱二趙飛遞風類孤挺火漆胡髥瀸濇積懷赆琛寄屬就谷闊葉樹老當儽儽涼涼踽踽梅實眯縫明駝彌月末職謙率傾亞日域三餘讀書甚至于釋淚市事霜紅恕道蜀閣素缟碎剁踏菜園胎孩投心退熱豚豚像姑小動邪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