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二趙的意思、二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二趙的解釋

(1).指 十六國 的 前趙 與 後趙 。《周書·王褒庾信傳論》:“若乃 魯徵 、 杜廣 、 徐光 、 尹弼 之疇,知名於二 趙 ; 宋諺 、 封奕 、 朱彤 、 梁讜 之屬,見重於 燕 、 秦 。”

(2).指 西漢 趙飛燕 、 趙昭儀 姊妹。 宋 石延年 《小桃絕句》之一:“二 喬 二 趙 俱傾國,女弟嬌彊意自先。” 清 餘懷 《闆橋雜記·麗品》:“蔔居 半塘 ,一時名噪,人皆以二 趙 二 喬 目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二趙在漢語詞典中有兩個主要曆史義項,均指向特定時期的政權或人物組合:

一、十六國時期政權組合

指前趙(匈奴劉曜建立)與後趙(羯族石勒建立)的并稱。兩政權相繼統治中國北方(304–329年),是“五胡十六國”中關鍵勢力。

來源:

二、西漢人物組合

特指漢成帝皇後趙飛燕及其妹趙合德。二人以美貌受寵,典故多與宮廷生活相關。

來源:


說明:以上釋義綜合權威史書(《晉書》《漢書》)及專業辭書(《中國曆史大辭典》《漢語大詞典》),因古籍原典無直接網絡鍊接,來源僅标注文獻名稱及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二趙”一詞在曆史中有兩個主要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指十六國時期的前趙與後趙

  1. 政權背景

    • 前趙(304-329年):由匈奴人劉淵建立,初稱“漢”,後改國號為“趙”,定都長安。它是十六國中第一個少數民族政權,滅亡于後趙石勒。
    • 後趙(319-351年):由羯族人石勒建立,滅前趙後統一北方,定都襄國(今河北邢台)。後因内亂被冉魏取代。
  2. 曆史關聯
    兩趙均為匈奴、羯族建立的政權,曾長期對峙。前趙滅亡後,後趙成為北方主要勢力,但統治殘暴,最終引發内部分裂。


二、指西漢的趙飛燕、趙合德姐妹

  1. 人物背景

    • 趙飛燕:漢成帝皇後,以輕盈舞姿聞名,成語“環肥燕瘦”中的“燕瘦”即指她。
    • 趙合德:趙飛燕之妹,封昭儀,以美貌得寵,姐妹二人共同受寵于漢成帝。
  2. 文學與典故
    後世常以“二趙”形容姐妹并美的現象,如宋代石延年詩句“二喬二趙俱傾國”即用此典。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政權興衰或人物生平,可參考上述來源的完整内容。

别人正在浏覽...

阿毑遨翔伴舞參井摻撾抄刼赪鯉充銷春菢貙武崔崔達度大行皇帝大節目大葬弟男子侄阸陿法科告訟格蚤公出工繳費寡母阖門诃诮鴻洞黃橙火上添油賤伎徑賽驚悮進給進退爲難空綠闌單遼族靈栖瞞天賬茗汁娘殺甯泰噴溢漂零蓬斷七短八長绮年祈戰泉漏喪天害理食相授受不親鼠目獐頭繐帳調頻收音機蹄鐵同一性晚蓋微遠吳棉仙娥河笑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