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經霜後變成紅色。 唐 白居易 《答夢得秋日書懷見寄》詩:“樹葉霜紅日,髭鬚雪白時。”
(2).指經霜後變成的紅色。 明 袁宏道 《秋日幻影庵》詩:“芳歇開鶗鴂,霜紅上乳柑。”
“霜紅”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shuāng hóng,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詳細解釋:
經霜後變成紅色
指植物(如楓葉、柿子等)在經曆秋霜後顔色由綠轉紅的現象。這種自然變化常用于描繪深秋或初冬的景色,例如:“樹葉霜紅日,髭須雪白時”(唐·白居易《答夢得秋日書懷見寄》)。
指經霜後形成的紅色
也可直接代指霜降後呈現的紅色狀态,如“霜紅上乳柑”(明·袁宏道《秋日幻影庵》),形容果實或植物表面的紅色。
以上解釋綜合了《漢語大詞典》、漢典及古典詩句。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相關古籍或權威辭書。
《霜紅》是一個詞語,指的是寒冷冬季中的紅色景觀,通常是指由于霜凍而變得紅色的植物。霜紅寓意着冬天的美麗與寂靜。
《霜紅》這個詞的部首是雨,拆分成雨木土紅四個部分。它的總筆畫數為16畫。
《霜紅》有兩個來源,一個是詩歌《花間一壺酒》中的“霜紅碧玉半盈盅”,指的是在冷冽的冬季中,紅色花朵的顔色像霜一樣純淨美麗。另一個來源是民間諺語“霜紅梅花”,用來形容冬季中傲立的梅花,花瓣因霜凍而呈現出紅色。
《霜紅》的繁體字為霜紅。
在古時候,漢字《霜紅》的寫法為霜-(另一音読:裳、庒),紅-(中另方:紅;再文:共)。可以看出,古時候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
1. 冬日裡,枯黃的草地上灑滿了霜紅,宛如一片片紅寶石。
2. 霧凇下的樹枝上挂滿了霜紅,形成了一個令人陶醉的冰雪世界。
1. 霜紅梅花
2. 霜紅色
1. 冰紅
2. 霜凍紅
1. 晴朗
2. 春意盎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