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不暨的意思、不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不暨的解釋

(1).不與。《書·盤庚中》:“曷不暨朕幼孫有比,故有爽德。” 蔡沉 集傳:“汝何不與朕幼小之孫同遷乎?故汝有失德。”

(2).不至。《國語·周語中》:“若七德離判,民乃攜貳,各以利退,上求不暨,是其外利也。” 韋昭 注:“暨,至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不暨”是一個較為古雅的漢語詞彙,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主要出現在文言文或特定語境中。其核心含義可以從構成它的兩個字來理解:

  1. “不”:表示否定,相當于“沒有”、“未”。
  2. “暨”:主要有兩個常用義項:
    • 連詞義:相當于“和”、“與”、“及”。用于連接并列的名詞或名詞性短語。
    • 動詞義:相當于“至”、“到”、“達”。

因此,“不暨”通常有以下兩種解釋:

  1. 表示“不和”、“不與” (取“暨”的連詞義):

    • 這是“不暨”最常見的用法。它表示不參與、不涉及、不包括或不與某人/某事物發生聯繫。
    • 例句(模拟文言語境): “此事重大,不暨細務。” (意思是:這件事很重要,不涉及瑣碎的事務)。 “君子之行,不暨小人。” (意思是:君子的行為,不與小人為伍)。
    • 來源依據: 此釋義基于“暨”作為連詞“和、與”的普遍用法,加上否定詞“不”構成。《漢語大詞典》、《古代漢語詞典》等權威辭書對“暨”的連詞義有明确記載,其否定形式“不暨”雖未必單獨列條,但按構詞法和古文實例可推知此意。參考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2020年;《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4年。
  2. 表示“未至”、“不到” (取“暨”的動詞義):

    • 這個用法相對少見,表示沒有到達某個地方、時間點或狀态。
    • 例句(模拟文言語境): “限期已過,而音信不暨。” (意思是:期限已經過了,但是音信未到)。 “寒暑不暨,四時如春。” (形容某地氣候溫和,寒暑未至極端)。
    • 來源依據: 此釋義基于“暨”作為動詞“至、到”的含義(如“自古暨今”、“東暨于海”),加上否定詞“不”。《辭源》、《王力古漢語字典》等對“暨”的動詞義有詳細解釋。參考來源:《辭源》(第三版),商務印書館,2015年;《王力古漢語字典》,中華書局,2000年。

“不暨”是一個文言色彩濃厚的詞語,其具體含義需根據上下文判斷:

在現代漢語中,表達類似意思通常會使用更常用的詞彙,如“不包括”、“不涉及”、“未達到”、“未收到”等。“不暨”主要出現在仿古文體、特定成語或引用古籍時。

網絡擴展解釋

“不暨”是一個較為古雅的漢語詞彙,主要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解釋

  1. 不與(不參與、不涉及)

    • 源自《尚書·盤庚中》:“曷不暨朕幼孫有比,故有爽德”,意為“為何不與我的幼孫親近,導緻德行有失”。
    • 現代用法中,可表示“不與某類人或事産生關聯”,例如:“他從不暨那些放浪形骸的人打交道”。
  2. 不至(未達到某種狀态)

    • 出自《國語·周語中》:“上求不暨”,指君主的需求未得到滿足,韋昭注釋“暨”為“至”。

二、使用場景

三、綜合辨析

如需更完整的古典文獻用例或權威解析,可參考《尚書》及《國語》相關注釋。

别人正在浏覽...

百般奉承磅刷班籍報冤敝俗靫宬沖賬川禽刺虎打把勢玳筵道慧二隱番匠番宿諷辭封泥個中滋味公平秤溝樓昊英鶴首鴻垆鬨然畫簾皇乾婚假堅重燋爇桀駿解批金徽積石酒容涓露刻工燎若觀火六輔渠祿鬼羅瑞卿牦軒門吏門衛密谕潛通竅穴栖竿畦畹山陰乘興燒房盛戚實度時間與空間聽言讬賴丸卵纨質微情隙雠蟹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