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積石的意思、積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積石的解釋

(1).指積聚在一起的石塊。《漢書·晁錯傳》:“山林積石,經川丘阜,屮木所在,此步兵之地也。” 南朝 宋 謝靈運 《登石門最高頂》詩:“長林羅戶穴,積石擁基階。” 前蜀 韋莊 《李氏小池亭十二韻》:“積石亂巉巉,庭莎緑不芟。”

(2).礦石。 漢 王充 《論衡·量知》:“銅錫未採,在衆石之間,工師鑿掘,鑪橐鑄鑠乃成器,未更鑪橐,名曰積石。積石與彼路畔之瓦,山間之礫,一實也。”

(3).山名。即 阿尼瑪卿山 。在 青海省 東南部,延伸至 甘肅省 南部邊境。為 昆侖山脈 中支, 黃河 繞流東南側。《書·禹貢》:“導 河 積石 ,至于 龍門 。” 元 袁桷 《送馬伯庸禦史奉使河西》詩之一:“青瑣倦迂散,執轡踰關 河 。黃流何奔傾, 積石 何嵯峨。”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五八:“導 河 積石 歸 東海 ,一字源流奠萬譁。” 鄭觀應 《盛世危言·治河》:“ 河水 發源 崑崙 之墟,伏流數千裡,湧出地上匯為 星宿海 ,至 積石 流入中國。由 積石 而東北而南三千裡至 龍門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積石”一詞主要有以下三個含義,結合多來源信息綜合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積聚的石塊
    指自然堆積或人工形成的石塊群。常見于古代文獻中對地形或建築的描述,如《漢書·晁錯傳》提到“山林積石”作為步兵作戰的地形特征。南朝謝靈運的詩句“積石擁基階”也以石塊堆積形容庭院結構。

  2. 礦石
    漢代王充在《論衡》中将未經冶煉的銅錫礦石稱為“積石”,強調其原始狀态與普通石塊的差異。

二、地理專名

  1. 山名(積石山)
    即阿尼瑪卿山,位于青海省東南部及甘肅南部邊境,屬昆侖山脈中支,黃河繞行其東南側。
    • 曆史記載:《尚書·禹貢》有“導河積石”之說,被視為黃河源頭之一。
    • 文化意義:清代詩人龔自珍在《己亥雜詩》中以“導河積石歸東海”描繪黃河脈絡,體現其地理象征意義。

三、擴展應用

該詞也用于文學或地名中,如“積石關”“積石峽”等,多與山石地貌或曆史典故相關。


以上解釋綜合了古籍、地理及語言學資料,需注意語境中具體指向(如地質形态或特定山脈)。

網絡擴展解釋二

積石的意思

積石(jī shí)是一個漢字詞組,由“積”和“石”兩個字組成。它的意思是指堆積的石頭或石塊。

拆分部首和筆畫

“積”字的部首是禾,它是由豎、橫、撇、捺、豎五個筆畫組成。而“石”字的部首是石,它是由石、點、點、橫三個筆畫組成。

來源

積石一詞最早出現在《山海經·海外東經》中,意思是指堆積的石頭。

繁體

在繁體字中,積石的寫法保持不變,仍然是「積石」。

古時候漢字寫法

積石在古代漢字中的寫法有所不同。在《說文解字》中,積字寫作「讠土土」,石字寫作「廠石」。

例句

1. 山上有一座積石山,景色非常壯觀。

2. 他用積石修建了一條小路。

組詞

1. 積木:指可以相互連接組合的木塊。

2. 積累:指逐漸積聚起來的數量或經驗。

3. 積極:指思想、行動積極向上。

4. 石頭:指自然界中的石塊。

近義詞

1. 堆石:指堆積石頭。

2. 塊石:指石頭的一種。

3. 巴石:指形狀像巴掌的石頭。

反義詞

1. 散石:指分散的石塊。

2. 散落:指石塊松散地分布。

3. 散亂:指石塊或物體分散不齊。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