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不灰木的意思、不灰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不灰木的解釋

一種耐燃燒的礦物,多指石棉。《政和證類本草》卷五引《圖經本草》:“不灰木出 上黨 ,今 澤潞 山中皆有之,蓋石類也。其色青白如爛木,燒之不然,以此得名。” 明 謝肇淛 《五雜俎·地部二》:“﹝ 蜀 ﹞有不灰木,燒之則然,良久而火滅,依然木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不灰木,是漢語中對一種特殊礦物的古稱,現代礦物學中對應的是石棉。其名稱形象地概括了該物質的核心特性:

  1. 字面含義與核心特性:

    • “不灰”:意指這種物質難以燃燒成灰燼或不可燃。這是石棉最顯著的特性之一,它具有極高的耐火性,在高溫下不易燃燒。
    • “木”:形容其外觀形态類似于植物纖維或木材。石棉是一種天然形成的纖維狀矽酸鹽礦物,其纖維細長、柔韌,可以像麻或棉花一樣梳理、紡織,故古人因其形态而稱之為“木”。
  2. 文獻記載與認知: 該名稱在古代文獻,特别是本草類著作中有明确記載。最著名的記載見于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在《本草綱目·石部》中,“不灰木”被列為一種藥物,描述了其産地(如西域、南海)、形态(“色青白如爛木”)、特性(“燒之不燃”)以及當時的藥用價值(如解煩熱、治熱痱瘡等)。這反映了古人對這種特殊礦物耐火性和纖維形态的深刻認識。來源:《本草綱目》(李時珍)

  3. 現代科學認知: 從現代礦物學角度看,“不灰木”即石棉。石棉是商業性術語,指具有高抗張強度、高柔韌性、耐化學和熱侵蝕、電絕緣以及可紡性的天然纖維狀矽酸鹽礦物的統稱。其“不灰”(耐火)的特性源于其矽酸鹽的化學組成和結構;“似木”(纖維狀)的特性則是其晶體呈細長纖維狀集合體的物理形态表現。

“不灰木”一詞,生動地描繪了石棉這種礦物耐火不燃(不灰)和纖維似木(木)的兩大核心特征,是中國古代基于觀察對其進行的形象命名,并在《本草綱目》等古籍中有明确記載和描述。來源:《本草綱目》(李時珍)

網絡擴展解釋

“不灰木”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不灰木”主要指一種耐燃燒的礦物,即石棉。其名稱來源于“燒之不燃”的特性,古代文獻如《本草圖經》記載其“色青白如爛木,燒之不然(燃)”。


二、礦物學特征

  1. 物理性質
    石棉屬于矽酸鹽類礦物(角閃石石棉),呈纖維狀集合體,顔色多為白色、灰色或淡綠色,質地柔軟且富有彈性,具有耐高溫、耐酸堿的特性。

  2. 分布與用途
    主要産于中國山西、四川等地,古代常用于制作防火材料或裝飾品。


三、中藥應用

在傳統醫學中,不灰木作為藥材有以下特點:


四、曆史與文獻記載


補充說明

需注意,個别低權威性資料将“不灰木”解釋為木材色澤特征(如明亮無灰暗色調),但主流文獻及權威來源均指向石棉類礦物。

别人正在浏覽...

榜例碧落黃泉必然性推理步鬭側微常平本錢陳列椿庭萱室促織呾叉始羅丢卦杜絕言路惡呼峨眉山凫臾嘎錦構陷勾越骨董鋪孤唳皇波黃锺瓦缶灰不濟嚼吃迥闊繼褰镌汰開談臘糟戾謬伶變林樹馬刺冥冥之志民和年豐闵天木子尼師壇排話霶潤憑城譬于清豪輕年輕跳親王圈識曲意任刻軟滑沈卧虱虮嗣男遡波筒炙溫直五馬渡江仙苑嚣垢赩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