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锺瓦缶的意思、黃锺瓦缶的詳細解釋
黃锺瓦缶的解釋
比喻藝術性較高和較低的文藝作品。
詞語分解
- 黃的解釋 黃 á 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顔色:黃色。黃昏。牛黃。黃澄澄。信口雌黃。 特指中國黃河:黃災。治黃。黃泛區。 指“黃帝”(即“軒轅氏”,傳說中原始社會部落聯盟首領):黃老(黃帝和老子)。炎黃子孫。 事情失
- 瓦缶的解釋 .小口大腹的瓦器。《易·坎》“用缶” 三國 魏 王弼 注:“處坎以斯,雖復一樽之酒,二簋之食,瓦缶之器,納此至約,自進於牖,乃可羞之於王公,薦之於宗廟,故終無咎也。” 唐 李商隱 《行次西郊》詩
網絡擴展解釋
“黃锺瓦缶”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huáng zhōng wǎ fǒu,主要用于形容文藝作品或事物在藝術性、價值上的高低差異。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 字面含義:成語由兩部分組成:
- 黃锺:古代音律中的正音,象征高雅、優秀的藝術或事物()。
- 瓦缶:泥土燒制的簡陋樂器,比喻粗俗、低劣的作品或事物()。
- 整體含義:比喻藝術性較高和較低的文藝作品,或高雅與平庸的對比()。
出處與用法
-
曆史淵源:
- 最早見于明代謝榛的《四溟詩話》:“試誦我詩一篇或一聯,以見黃鐘瓦缶,聲調同異,則工拙兩存乎心。”()。
- 現代作家茅盾在《西江月》中也曾引用:“黃鐘瓦缶待搜求,不宜強分先後。”()。
-
應用場景:
- 多用于文學評論,如對比不同作品的優劣。
- 也可引申為對人才或事物價值的評判()。
近義詞與擴展
- 近義詞:黃鐘瓦釜、陽春白雪與下裡巴人。
- 反義概念:強調“雅俗共賞”時,可與其形成對比。
示例用法
- 例句:“這部詩集收錄的作品參差不齊,既有黃鐘之音,也有瓦缶之響。”
- 結構特點:并列式成語,前後兩部分形成鮮明對照。
“黃锺瓦缶”通過古代樂器與容器的對比,生動體現了藝術價值的差異性。其核心在于強調鑒賞需明辨優劣,同時提醒創作者追求更高的藝術性(綜合參考)。
網絡擴展解釋二
黃锺瓦缶
黃锺瓦缶是一個成語,由四個漢字組成。以下是對這個成語的解釋、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詞義解釋
黃锺瓦缶的意思是破舊不堪、搖搖欲墜的樣子。描述事物殘破不堪,形容狀态極差。
拆分部首和筆畫
黃(黃字的部首是黑字,總筆畫數為 12)
锺(锺字的部首是金字,總筆畫數為 13)
瓦(瓦字的部首是石字,總筆畫數為 5)
缶(缶字的部首是缶字,總筆畫數為 6)
來源和繁體
黃锺瓦缶來源于《莊子·齊物論》中的一句話:“黃鐘毀棄,瓦釜雷鳴。”這句話形象地描述了黃鐘破舊不堪、瓦釜發出雷鳴般的聲響。繁體字形為黃鍾瓦缶。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黃字在古時候寫作黃、锺字寫作鍾、瓦字寫作瓦,缶字寫作罘。
例句
這座房屋年久失修,已經變得黃锺瓦缶。
組詞
黃鐘瓦缶可以與其他字組成一些詞語,例如:
- 黃瓦石缶:形容古代陶器破爛不堪。
- 瓦缶俱破:形容瓦罐和瓦盆同時破碎的情況,比喻情況十分糟糕。
- 峰回路轉:比喻事物或轉折、變化突然出現,出人意料。
近義詞
破爛不堪、殘破不堪等。
反義詞
金玉滿堂、牆磚美如飾。
以上就是關于《黃锺瓦缶》這個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的介紹。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