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曲意的意思、曲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曲意的解釋

(1).委曲己意而奉承别人。《後漢書·段熲傳》:“ 熲 曲意宦官,故得保其富貴。” 宋 蘇轍 《颍濱遺老傳下》:“時 呂微仲 與 劉莘老 為左右相, 微仲 直而闇, 莘老 曲意事之,大事皆決於 微仲 。”《紅樓夢》第七九回:“ 金桂 知其不可犯,便欲尋隙,苦得無隙可乘,倒隻好曲意俯就。” 茅盾 《野薔薇·一個女性》:“她隻能曲意交好 瓊華 。”

(2).盡情;盡意。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十:“蓋 舜 有頑嚚之父母,傲慢之弟,而能盡孝,曲意承順,内則得其歡心,外則使無犯於鄉曲,盛德日著。” 明 張居正 《與薊遼督撫》:“今西北諸将如 趙 馬 輩,僕亦曲意厚撫之。” 劉師培 《文說》:“及遞相稱述,曲意形容,屬詞比事,其失也誣。”

(3).曲折委婉的用意。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序志》:“或有曲意密源,似近而遠,辭所不載,亦不勝數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曲意”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含義和用法:

一、基本含義

  1. 委曲己意而奉承他人
    指違背自己的真實意願,刻意遷就或讨好他人。例如《後漢書》中“熲曲意宦官,故得保其富貴”,以及《紅樓夢》中“金桂……隻得曲意俯就”,均體現此意。

  2. 盡情、盡意(較少用)
    如宋代趙彥衛《雲麓漫鈔》提到“曲意承順”,指盡心盡力順從他人。

  3. 曲折委婉的用意(罕見義)
    南朝劉勰《文心雕龍》中用于描述隱晦的表達方式。


二、典型例句


三、使用場景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如需更多例句或古籍出處,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權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曲意

曲意是一個常用的成語,意思是迎合對方的意思或者意圖,表示心思巧妙靈活,能夠迎合他人的需求或要求。

拆分部首和筆畫

曲意的部首是曰(日),筆畫數為11劃。

來源

曲意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詩經·碩人》這篇古文中。故曲意可以迎合他人意圖、說情,是詩經時期的一種修辭文筆手法。

繁體

曲意的繁體字為「麴意」。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曲意有時也以「權欲」表示,其中「權」即表示靈活變通,「欲」表示迎合他人心意。

例句

1. 他總是能夠曲意逢迎,讓人感到很舒服。

2. 她懂得曲意說話,與人相處非常得體。

3. 為了達成合作,老闆曲意讓步,達到了雙赢的局面。

組詞

曲不離口、巧言令色、投其所好、迎合人心

近義詞

迎合、逢迎、奉承

反義詞

剛正、直來直去、執着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