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五馬渡江的意思、五馬渡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五馬渡江的解釋

指 西晉 末 司馬氏 五王南渡 長江 ,于 建邺 (今 南京 )建立 東晉 王朝事。《晉書·元帝紀》:“ 太安 之際,童謡雲:‘五馬浮渡江,一馬化為龍。’……是歲,王室淪覆,帝與 西陽 、 汝南 、 南頓 、 彭城 五王獲濟,而帝竟登大位焉。”帝指 東晉 元帝 司馬睿 ,原為 琅邪王 。 宋 王安石 《答張奉議》詩:“五馬渡江開國處,一牛吼地作菴人。”亦作“ 五馬浮江 ”。 唐 張說 《颍川夫人陳氏碑》:“五馬浮江,僑人占乎 南海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五馬渡江”是中國曆史典故,指西晉末年五位司馬氏宗室王爺為躲避戰亂南渡長江,最終琅琊王司馬睿在南京建立東晉王朝的事件。以下是詳細解釋:

核心含義

這一典故源于西晉末年的“八王之亂”及後續戰亂,司馬家族五位諸侯王(琅琊王司馬睿、西陽王司馬羕、南頓王司馬宗、汝南王司馬佑、彭城王司馬纮)為避難南渡長江,最終司馬睿成為東晉開國皇帝,形成“五馬渡江去,一馬化為龍”的民間傳說。


曆史背景

  1. 戰亂與南遷
    西晉後期因“八王之亂”内耗嚴重,北方遊牧民族趁機入侵(史稱“五胡亂華”),導緻永嘉之亂(311年洛陽陷落)。中原士族與皇室成員被迫大規模南遷,史稱“衣冠南渡”。

  2. 五位王爺的身份
    五人皆為晉武帝司馬炎後裔或近支宗室,其中琅琊王司馬睿血緣最接近皇室嫡系,為東晉建立奠定法統基礎。


後續影響


延伸知識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人物生平或南渡細節,可參考《晉書·元帝紀》等史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五馬渡江

《五馬渡江》是一個成語,主要用來形容人勇敢無畏,敢于沖破困難和阻礙,勇往直前的精神。

拆分部首和筆畫:

五馬(馬部首,筆畫數:3)

渡江(水部首,筆畫數:10)

來源:

《五馬渡江》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三國時期。據傳,當時曹操率領五騎士從水邊沖過,驅策馬匹勇猛無畏,成功渡過了江河。這個故事被後人奉為激勵勇氣和豪情的象征。

繁體:

繁體字為「五馬渡江」。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的《五馬渡江》成語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其中「五」字的古代寫法為「伍」,「渡」字的古代寫法為「渎」,「江」字的古代寫法為「江」。

例句:

他有着五馬渡江的膽量,敢于挑戰任何困難。

組詞:

五湖四海、五光十色、馬到成功、江山如畫。

近義詞:

勇往直前、大無畏、敢于沖破

反義詞:

膽小如鼠、畏首畏尾、畏難情緒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