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路叟之憂的意思、路叟之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路叟之憂的解釋

漢 劉向 《說苑·敬慎》:“ 孔子 行遊,中路聞哭者聲,其音甚悲……見之, 丘吾子 也,擁鐮帶索而哭。 孔子 辟車而下問曰:‘夫子非有喪也,何哭之悲也?’ 丘吾子 對曰:‘吾有三失。’ 孔子 曰:‘願聞三失。’ 丘吾子 曰:‘吾少好學問,周遍天下,還後,吾親亡,一失也;事君奢驕,諫不遂,是二失也;厚交友而後絶,是三失也。樹欲靜乎風不定,子欲養乎親不待。’”後以“路叟之憂”指百姓的疾苦。《後漢書·劉陶傳》:“聽民庶之謡吟,問路叟之所憂。”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路叟之憂”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成語,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進行解釋:

1.基本釋義

指百姓的疾苦,表達對民間困苦的關切。該詞出自漢代劉向《說苑·敬慎》中孔子與丘吾子的對話,後引申為對民生問題的憂慮。

2.典故來源

據記載,孔子周遊時遇見丘吾子痛哭,詢問後得知其人生有“三失”:

3.引申與運用

後世将這一典故提煉為“路叟之憂”,強調體察民情的重要性。例如《後漢書·劉陶傳》提到“問路叟之所憂”,即指傾聽百姓疾苦。

4.其他觀點辨析

部分非權威資料(如)認為該詞表達文人曆經滄桑後的無奈,但主流解釋仍以“百姓疾苦”為核心,需注意語境差異。

5.現代意義

該成語常用于強調執政者或社會應關注底層民衆的困境,體現儒家“仁政”思想的曆史延續性。

如需進一步了解典故細節,可查閱《說苑·敬慎》原文或《後漢書》相關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二

《路叟之憂》的詞義

《路叟之憂》是指路叟所憂慮的事情。其中,“路叟”指的是行路中的老者,代表着行進中的人們。這個詞的含義是指行路的人們所面臨的憂愁、擔心和困擾。

拆分部首和筆畫

《路叟之憂》一詞的部首是“足”和“忄”,其中“足”是主要部首,代表着與腳有關的意義。《路叟之憂》的總筆畫數為15畫。

來源和繁體

《路叟之憂》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文獻中的《史記·遊俗列傳》。在那裡,記載了行人會停下來共同談論各自的憂慮,并将這個現象稱為“路叟之憂”。

相對應的繁體字為《路叟之憂》。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會有所不同。以《路叟之憂》為例,其古時候的寫法為:“路”字的最早形态為現代漢字中的“”,“叟”字的最早形态為現代漢字中的“”,“之”字的最早形态為現代漢字中的“”,“憂”字的最早形态為現代漢字中的“”。

例句

1. 在遠行的路上,路上的行人常會聚集起來,相互分享他們的路叟之憂。

2. 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路叟之憂,重要的是如何面對和解決它們。

組詞

1. 憂慮

2. 擔憂

3. 困擾

4. 焦慮

5. 苦惱

近義詞

1. 憂愁

2. 煩惱

3. 憂傷

4. 不安

5. 糾結

反義詞

1. 釋懷

2. 安心

3. 輕松

4. 愉快

5. 平靜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