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貪悭的意思、貪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貪悭的解釋

貪婪悭吝。 金 馬钰 《行香子·勸世》詞:“顔貌蒼蒼,髭鬢斑斑,愈愚迷、嫉妬貪慳。”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貪悭”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貪”和“悭”組成,具體含義如下:

一、基本釋義

貪悭(tān qiān):指既貪婪又悭吝的性格或行為,表現為對物質或利益的過度追求(貪),同時又不願分享或付出(悭)。


二、字義拆分

  1. 貪(tān):

    • 本義為愛財,後引申為對事物永不滿足的欲望,如貪心、貪圖、貪污等()。
    • 在佛教中,“貪”是“三毒”之一,指對“我”和“我所”的執着,即希望将外物占為己有()。
  2. 悭(qiān):

    • 指吝啬、小氣,不願将已擁有的東西分享給他人()。
    • 與“貪”相反,“悭”是對内(已得之物)的過度守護。

三、深層内涵

“貪悭”二字結合後,體現了人性中矛盾的兩面性:


四、文學用例

元代道士金馬钰在《行香子·勸世》中寫道:“顔貌蒼蒼,髭鬓斑斑,愈愚迷、嫉妒貪悭。”此處通過“貪悭”批判世人因貪婪和吝啬而迷失本性的狀态()。


五、相關詞彙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道教勸世文獻或佛教經典中對“貪悭”的解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貪悭 - 吝啬小氣

貪悭(tān qiān)是一個成語,用來形容一個人非常小氣、吝啬。

它的拆分部首和筆畫為 “貝” (bèi) 和“金” (jīn),其中“貝” 是部首,表示貝殼;“金” 是指金子。這個詞的來源是由兩個負面的意象合成而成,即似乎意味着一個人如貝殼般地悭吝,像金子一樣地摳門。

在繁體字中,貪悭是“貪慳”;其中,“慳”與“愆”是異體字,均讀作“qiān”,“貪”和“憸”也是兩個讀音相同而形狀有所不同的異體字。

在古代漢字中,貪悭的寫法經曆了一些變化。如《廣韻》中給出的寫法為“貲貪”,《說文解字》中寫作“貳吝”。

以下是一些有關貪悭的例句:

  1. 他對朋友很吝啬,總是貪悭着每一分錢。
  2. 她從不願意與人分擔她的利益,因此被人認為是一個非常貪悭的人。

一些與貪悭相關的詞組有:

貪悭的反義詞是“大方” (dà fāng),形容一個人慷慨、大方。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