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貼近;靠近。《書·太甲上》:“予弗狎于弗順,營于桐宮,密邇先王其訓,無俾世迷。”《宋書·劉延孫傳》:“ 京口 家地,去都邑密邇,自非宗室近戚,不得居之。” 宋 蘇轍 《西掖告詞·蕭士元石州》:“ 河 東諸郡,犬牙相錯,皆密邇鄰國,有兵有民。” 聶绀弩 《論時局》:“這一二百步的距離,在鳥們看來,尤其密迩,一呼一應,竟似田夫野老隔隴絮談。”
“密迩”是一個文言詞彙,拼音為mì ěr,注音為ㄇㄧˋ ㄦˇ,表示靠近、貼近的意思,多用于描述地理或抽象關系的接近性。
基本詞義
指地理位置或抽象層面的“非常接近”。例如:
用法特點
多用于文言或書面語,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常見于曆史文獻或文學作品中,如聶绀弩在《論時局》中寫道“密迩如田夫野老隔隴絮談”,比喻鳥類的鳴叫呼應貼近。
相關擴展
該詞可與“鄰國”“先王”等搭配,強調緊密性,如“密迩鄰國”(《西掖告詞》)。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國語·吳語》《尚書》等文獻。
《密迩》是一個成語,意思是非常接近、非常近。形容距離極短,非常緊密。
《密迩》的拆分部首為“宀”和“辶”,總共有7畫。
《密迩》最早出現在《詩經·衛風·氓》篇中,原句為:“密人之迩我。”意思是“親密的人離我非常近”。後來逐漸演變成一個獨立的成語,用來形容距離極近的關系。
《密迩》的繁體字為“密迩”。
在古代,密迩的漢字寫作“覔好”。其中,“覔”表示尋找、探尋,“好”表示接近、親密。
1. 他們的關系密迩無間,幾乎沒有任何秘密。
2. 他們之間的距離非常密迩,一起工作的配合非常默契。
1. 迩鄰:指近鄰、附近的地方。
2. 密不可分:指關系極為緊密,無法分割開來。
3. 密如蟻附:指關系緊密,如同螞蟻黏附在一起。
鄰近、親密、緊密、親近
相離、疏遠、分離、疏遠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