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緊的意思、凄緊的詳細解釋
凄緊的解釋
謂寒風疾厲,寒意逼人。 晉 殷仲文 《南州桓公九井作》詩:“景氣多明遠,風物自凄緊。”凄,一本作“ 凄 ”。 唐 李白 《北山獨酌寄韋六》詩:“川光晝昏凝,林氣夕凄緊。” 宋 柳永 《八聲甘州》詞:“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 明 夏完淳 《秋懷》詩之三:“秋色從西來,風物自凄緊。”
形容寒而急。《文選·殷仲文<南州桓公九井作>詩》:“景氣多明遠,風物自凄緊。” 呂延濟 注:“凄,寒;緊,急也。” 清 昭槤 《嘯亭雜錄·癸酉之變》:“至次早,北風凄緊,日色無光,士皆披裘立,尚寒慄無人色。”
詞語分解
- 凄的解釋 凄 ī 寒冷:風雨凄凄。凄風苦雨。凄清。凄寒。 悲傷:凄慘。凄恻。凄楚。凄怆。凄然。凄切。凄怨。凄厲。凄咽。凄婉。 冷落靜寂:凄涼。凄寂。凄豔。 筆畫數:; 部首:冫; 筆順編號:
- 緊的解釋 緊 (緊) ǐ 密切合攏,與“松”相對:擰緊。捆緊。 靠得極近:緊鄰。 使緊:把琴弦緊緊。 事情密切接連着,時間急促沒有空隙:緊湊。緊密。緊縮。加緊。抓緊。 形勢嚴重,關系重要:緊急。緊促。緊迫。緊要
網絡擴展解釋
“凄緊”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形容寒風凜冽、寒意逼人的景象或氛圍。以下從多個角度綜合解釋該詞的含義及用法:
一、基本釋義
“凄緊”由“凄”和“緊”組合而成:
- 凄:指寒冷或凄涼,常用于描述蕭瑟的自然景象或情感氛圍。
- 緊:此處強調風勢急促、強烈。
綜合意為“寒風冷冽疾勁,寒意急促逼人”,常見于古典文學中。
二、古籍與詩詞中的應用
-
自然景象描寫
如晉代殷仲文《南州桓公九井作》中“風物自凄緊”,唐代李白《北山獨酌寄韋六》的“林氣夕凄緊”,均以“凄緊”刻畫秋冬寒風蕭瑟、萬物肅殺之景。
-
情感氛圍烘托
宋代柳永《八聲甘州》“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一句,借寒風渲染羁旅漂泊的孤寂感。
三、用法與語境
- 適用對象:多用于自然風物,如寒風、秋景等,也可隱喻環境的嚴酷或内心的蒼涼。
- 近義表達:如“凄寒”“凜冽”,但“凄緊”更強調風勢的急促與寒意的滲透性。
四、現代使用場景
現代漢語中,“凄緊”使用頻率較低,多見于文學創作或古詩詞賞析,例如描寫深秋北風、寒冬暮色等場景時,可增強文言語境感。
總結來看,“凄緊”一詞承載了古典文學中對自然與情感的雙重刻畫,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細膩意蘊。
網絡擴展解釋二
《凄緊》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凄緊》的意思是形容非常緊張或者非常焦急。凄意指着凄涼的感覺,緊代表着緊繃或者緊張的情緒狀态。所以,凄緊的意思就是非常緊張或非常焦急的狀态。
拆分部首和筆畫:《凄緊》中的凄的部首是冫,共有7畫;緊的部首是糸,共有6畫。
來源:《凄緊》這個詞語出自于《詩經·小雅·魯南》中的《綢缪》這首古文詩:“綦約爾私,家姑萬尋。愧含子雲,凄其傷予。”其中,“凄其傷予”表示的就是感到非常緊張或者焦急之意。
繁體:《凄緊》在繁體中的寫法仍然是凄緊。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中,凄的寫法是“惢”,緊的寫法是“惥”。
例句:他考試前的那種凄緊的心情讓他無法入眠。
組詞:凄緊可與其他詞語組合成不同的詞組,如凄緊拮據、凄緊逼迫、凄緊窘迫等。
近義詞:緊張、焦急、急迫、急切。
反義詞:輕松、放松、寬松、從容。
總結:《凄緊》這個詞語意思非常明确,形容非常緊張或者非常焦急的狀态。字形上,《凄緊》可以拆分為冫和糸兩個部首,凄的寫法為“惢”,緊的寫法為“惥”。該詞語源自《詩經·小雅·魯南》中的《綢缪》一詩,凄緊也可與其他詞語組合成不同的詞組。而近義詞包括緊張、焦急、急迫、急切,反義詞則有輕松、放松、寬松、從容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