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披肩的意思、披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披肩的解釋

(1) [cape]∶用織物或毛皮制成的各種不同長度的無袖外衣

(2) [tippet]∶裘皮或布制的披在肩上的服飾

詳細解釋

(1).披于肩上。 唐 杜荀鶴 《空閑二公遞以禅律相鄙因而解之》詩:“念珠在手隳禪衲,禪衲披肩懷念珠。”

(2).舊時服飾名。 明 劉若愚 《酌中志·内臣佩服紀略》:“披肩,貂鼠製一圓圈,高六七寸不等,大如帽,兩傍各製貂皮二長方,毛向裡至耳,即用鉤帶斜挂於官帽之後山子上。” 徐珂 《清稗類鈔·服飾·披肩》:“披肩為文武大小品官衣大禮服時所用,加於項,覆於肩,形如菱,上繡蟒。八旗命婦亦有之。”

(3).今泛指披在肩上的服飾。特指婦女披在上身的一種無袖短外衣。

(4).醫療器具名。《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器具總論》:“披肩者,用熟牛皮一塊,長五寸,寬三寸,兩頭各開二孔,夾於傷處,以棉繩穿之,緊緊縛定,較之木闆稍覺柔活。”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披肩的詳細釋義

一、基本含義

  1. 指披在肩上的服飾

    指一種覆蓋肩部的無袖外搭,多用于保暖或裝飾。現代常見款式包括針織披肩、皮草披肩等,常見于正式場合或日常穿搭。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5年。

    參考鍊接:商務印書館線上詞典

  2. 古代服飾部件

    在傳統服飾中,“披肩”特指女性禮服(如霞帔)的肩部裝飾部件,明清時期成為身份象征。例如鳳冠霞帔中的雲肩,以刺繡工藝凸顯華貴。來源:《中國衣經·古代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0年。

二、引申與文化内涵

  1. 禮儀與象征意義

    部分民族将披肩作為禮儀服飾,如彜族“察爾瓦”象征成年禮;西方文化中婚禮披肩代表純潔祝福。來源:《中國少數民族服飾文化》民族出版社,2002年。

  2. 功能性擴展

    在宗教場合,神職人員的披肩(如基督教聖帶)具有儀式功能;舞台表演中披肩可強化角色特征(如京劇旦角雲肩)。來源:《宗教服飾藝術》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

三、語言應用實例

權威參考來源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5.
  2. 周汛, 高春明. 《中國衣經》. 上海文藝出版社, 2000.
  3. 楊源. 《中國少數民族服飾文化》. 民族出版社, 2002.

網絡擴展解釋

“披肩”一詞的含義可從多個角度進行解釋,綜合不同來源的信息如下:

一、基本定義

  1. 服飾概念
    指披在肩部的裝飾性織物或無袖外衣,材質包括織物、毛皮等,形狀多樣(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等),邊緣常裝飾穗狀物。現代泛指任何披于肩上的服飾,如女性短款無袖外衣。

  2. 曆史服飾
    清代文武官員在大禮服上佩戴的肩挂,形如菱形,繡有蟒紋,八旗命婦亦有使用。明代内臣的披肩則用貂皮制成,呈圓圈狀,挂于官帽後。

二、延伸含義

  1. 狀态描述
    可形容物體披于肩上的狀态,如“長發披肩”。

  2. 醫療器具
    古代正骨用具,用熟牛皮制成,用于固定傷處(見于《醫宗金鑒》)。

三、文化背景

四、現代應用

現代披肩兼具實用與裝飾功能,可與服裝搭配提升整體效果,常見于日常穿搭或特殊場合。


以上内容綜合了詞典釋義、曆史文獻及文化背景,如需更詳細分類或特定時期考證,可參考來源網頁進一步查閱。

别人正在浏覽...

保境杯酒飙發電舉不到頭殘折昌豐重采沖衢春晖二仙傳道放船風形副刊宮錦袍挂紅拐彎抹角鹳鵞瑰壯浩浩蕩蕩鴻節歡哄将理角動量腳窩窩嗟痛矜恤謹重阄還局迫苦苦孜孜練形術梨花簡淩窘輪輮緑洲馬快内徑鳥獸耨斡女兒葛貧餓平庸之輩乾酪淺率前王耆耇鲭鳀傾飐寝燕人丹三位一體釋鞌時景枉志沃續無悶跣跗香積飯先皇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