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探符的意思、探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探符的解释

(1).据《后汉书·刘盆子传》:赤眉军 樊崇 等欲立帝,求得军中 景王 的近属后代 盆子 、 茂 及 孝 。乃书木片为符曰“上将军”,又以两空木片置笥中, 盆子 等三人依次抽出木片。 盆子 得符,遂立为帝。后因以“探符”为选立皇帝的典故。 宋 李心传 《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建炎元年七月》:“所幸探符之未获,奈何援笔以遽书。” 清 陶澂 《登恒山》诗:“凭高莫问探符事,昔日 嬴秦 亦已徂。”

(2).泛指抽签。《续资治通鉴·宋真宗景德元年》:“ 天雄 军闻 辽 师将至,闔城遑遽, 王钦若 与诸将议探符分守诸门。”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从汉语词典学角度分析,“探符”一词具有特定的历史含义,主要可解释为:

一、本义:古代选官授职的信物凭证

“探符”指古代帝王在选拔任命官员(尤其是州郡长官)时,预先将写有候选人姓名的符节(竹符或木符)收藏起来,通过“探取”符节的方式随机决定人选。此制度体现了早期人事任免的随机性与仪式感,核心在于“探取符信”的动作与结果。其记载可见于《后汉书·刘盆子传》唐代李贤注:“探符,谓探取符契以定授官也。”

二、引申义:随机分配或凭信制度

在特定语境中,“探符”可引申指代以随机抽取符信为核心的任官制度本身,或泛指需凭符节验明身份的凭证体系。这一用法多见于汉魏至唐代的史料笔记,如宋代类书《太平御览》引《汉官仪》所述州牧任命流程即涉及“探符”之制。

三、现代使用与辞书收录

现代汉语中,“探符”属罕用历史词,主要见于古籍研究或历史论述。《汉语大词典》(第二版)明确收录该词条,释义为:“古代选官时,预先写好应选者姓名,藏于符节之中,然后探取,以定任职。”印证其作为制度术语的专指性。


参考资料原文来源:

  1. 《后汉书·刘盆子传》李贤注(国学大师网)
  2.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探符”是一个具有历史典故的汉语词语,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一、本义与典故
源于《后汉书·刘盆子传》记载:赤眉军首领樊崇为选立新帝,将写有“上将军”的木片与两片空白木片放入竹盒,让刘盆子等三人抽签。刘盆子抽中符片后被拥立为帝,因此“探符”最初特指通过抽签选立皇帝的行为。

二、引申含义
后逐渐泛化为抽签的代称,例如宋代文献《续资治通鉴》中描述宋真宗时期将领通过“探符”分配守城任务,即指抽签方式。

三、字义拆解

四、应用场景
多用于历史文献或文学作品中,描述古代通过随机抽取方式决定重要事务的情景,现代也可用于比喻随机选择的过程。

别人正在浏览...

阿塔卡马沙漠避难趋易並轂波脚船老大辞活地脊饤案东洋东掩西遮二月抗争仿斅风级表耕畜孤妍好没生合头后丞吼号画断槐幄胡掳忙乱绛绡头奸欺监治绞索锦缎竟尉锦心綉腹九叩矩则困踧利落手伶俐流泄满生生麪坊女界抛甎引玉贫贱不移千祀曲变禳禬韶钧沈远射招俗师谭宴逃形田丁秃速碗筷威临违匿苇子五里云雾无忝和无意限管闲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