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sun;sol]∶地球等行星圍繞它公轉的恒星,是由本身引力吸引在一起的直徑為 1.4×10 6 公裡的氣體球,其内部深處熱核反應把氫聚變為氦而釋放出能量
太陽升
太陽落
(2) [Taiyang] [中醫]
(3) 經外穴名
(4) 即颞颥
(1).日的通稱。《漢書·元帝紀》:“是以氛邪歲增,侵犯太陽,正氣湛掩,日久奪光。” 顔師古 注:“太陽,日也。” 三國 魏 曹植 《洛神賦》:“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
(2).指太陽光。 曹禺 《北京人》第二幕:“太陽曬着,風吹着,雨淋着。”
(3).旺盛的陽氣。《尚書大傳》卷五:“ 遂人 以火紀;火,太陽也。”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陰陽終始》:“故至春少陽,東出就木,與之俱生;至夏太陽,南出就火,與之俱煖。” 三國 魏 嵇康 《答難養生論》:“咀嚼英華,呼吸太陽。”
(4).指太陽穴。《紅樓夢》第五二回:“隻是太陽還疼。” 老舍 《四世同堂》五十:“他完全變了,變成個癟太陽,嘬腮梆,而棱角分明的臉。”參見“ 太陽穴 ”。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太陽漢語 快速查詢。
“太陽”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層含義:
天文學定義
太陽是位于太陽系中心的恒星,由氫(約73%)和氦(約25%)組成,通過核聚變反應釋放能量。其質量占太陽系總質量的99.86%,引力主導行星軌道運動。表面溫度約5500°C,核心溫度高達1500萬°C。
神話與文化象征
• 古希臘神話中,赫利俄斯(Helios)是太陽神,阿波羅(Apollo)也常被關聯;
• 中國神話有“太陽星君”,《山海經》記載十日傳說;
• 象征光明、生命之源,如“萬物生長靠太陽”。
日常用語延伸
• 指代自然天體現象,如“日出”“日落”;
• 比喻積極能量(如“像小太陽般溫暖”);
• 地理術語中特指恒星日的參照點。
科學相關概念
•太陽風:帶電粒子流影響地球磁場;
•黑子周期:約11年的活動規律;
•日食原理:月球遮擋太陽光的三種類型(日全食、日環食、日偏食)。
若需更深入的天體物理數據(如輻射公式、光譜分類等),可進一步說明具體方向。
太陽,是指太陽系的中心星體,是地球的主要能源來源,也是地球生命存在的關鍵。
太陽的拆分部首為大,并且總共有10畫。
《太陽》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中的《天子之詩·幹父之什》:“宗子維城,維城維廟,夙夜在公,有嚴其俨。”在古代,人們将觀察到的光芒照射的圓形光斑稱為“太陽”,從而得名。
太陽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太陽的寫法與現代大緻相同,隻是結構稍有差異。
1. 太陽從東方升起,照亮大地。
2. 夏日的太陽火辣辣的,照得人滿頭大汗。
1. 太陽系
2. 太陽能
3. 太陽帽
太陽的近義詞有:日、太陽星、日光
太陽的反義詞為:月亮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