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 山東 所産硯石制成的硯。 山東 ,古 魯 地。石質嫩潤,堅而不頑,細而不滑,色澤紋采各具特色。 趙樸初 《片石集·魯硯》:“吾友近自 青島 歸,為餘屢道魯硯好。今朝為緻一方來,到眼淵淵青未了。”
魯硯是山東省所産各類硯台的總稱,因山東古屬魯地而得名,具有深厚的曆史文化底蘊和工藝特色。以下從多個角度綜合解釋:
魯硯泛指山東境内以紅絲石、徐公石、尼山石等十餘種硯石制成的硯台。其名稱正式确立于20世紀70年代末,由工藝美術家石可提出,并在1978年北京“魯硯彙報展”中推廣。
魯硯涵蓋13種以上硯石,分布于臨朐、曲阜、臨沂等十餘縣市,主要包括:
魯硯與齊筆并稱“齊筆魯硯”,是齊魯文化的代表性工藝瑰寶,承載儒家文化意蘊,如尼山硯、紫金石硯分别關聯孔子與王羲之。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硯種或曆史細節,可參考《魯硯譜》等專業文獻,或查閱山東省地方志記載。
《魯硯》是一個中國古代詩詞中的常用詞彙,用來描述魯莽、粗疏、唐突、粗俗等負面的品行和舉止。
《魯硯》一詞的拆分部首是“魚”和“石”,其中“魚”是頭部的部首,而“石”是尾部的部首。它總共有10個筆畫。
《魯硯》一詞最早出現于《漢書·藝文志》中,被用來形容文人的不修邊幅和舉止粗疏。後來逐漸在詩詞中廣泛應用,成為文人士人的常用用詞。
《魯硯》的繁體字為「魯研」。
在古時候,漢字《魯硯》寫作「魯硯」。
1. 他的舉止魯硯,完全沒有君子的風度。
2. 她的言談魯硯,讓在場的人都感到尴尬。
1.魯莽
2.魯俗
3.魯麗
4.魯鈍
5.魯蔻
1.莽撞
2.唐突
3.粗鄙
4.粗俗
1.舉止文雅
2.典雅
3.優美
4.深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