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言措意的意思、遣言措意的詳細解釋
遣言措意的解釋
同“ 遣辭措意 ”。 宋 蘇洵 《上歐陽内翰第一書》:“ 陸贄 之文,遣言措意,切近的當,有執事之實。”
詞語分解
- 遣言的解釋 猶遣詞。 清 章學誠 《文史通義·婦學》:“故其遣言,雅而有則,真而不穢。”參見“ 遣言措意 ”。
- 措意的解釋 留意;用心丈夫不以措意,遂渡而出。;;《孔子家語;緻思》詳細解釋.留意;在意。《孔子家語·緻思》:“有一丈夫方将厲之, 孔子 使人并涯止之……丈夫不以措意,遂渡而出。”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
網絡擴展解釋
“遣言措意”是一個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是指寫文章或說話時對用詞和立意的精心安排,強調語言表達的準确性和恰當性。以下是詳細解析:
1.基本含義
- 用詞立意:指在書面或口頭表達中,通過選擇合適的詞彙和構思内容主旨來準确傳遞思想。
- 同義詞:該成語與“遣辭措意”“遣詞措意”含義相同,均強調語言表達的精準性。
2.出處與背景
- 出自宋代蘇洵的《上歐陽内翰第一書》,文中評價陸贽的文章“遣言措意,切近的當”,意為陸贽的文風用詞貼切、立意得當。
3.用法與結構
- 語法功能:通常作謂語或賓語,用于描述文章、演講等語言表達的場景。
示例:他的報告不僅邏輯清晰,更在遣言措意上展現出深厚功底。
- 結構特點:并列式四字成語,拼音為qiǎn yán cuò yì,屬中性詞。
4.近義詞擴展
- 遣辭措意:更側重于書面表達的措辭(常見于中等權威來源)。
- 切近的當:形容語言貼切、符合實際(出自同一典故)。
5.應用場景
- 適用于文學評論、學術寫作等領域,如評價他人作品的語言風格:“此文遣言措意精妙,堪稱典範。”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的演變或具體文獻用例,可參考《上歐陽内翰第一書》原文及相關古典文學解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遣言措意》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
《遣言措意》是一個成語,意思是表達完整而準确地傳達自己的意思。拆分部首為辶、言、扌,總共有16畫。
《遣言措意》的來源
《遣言措意》的意義最早出自《孟子·滕文公》一章。在這篇文章中,孟子說:“子之遣言也,意氣之音也;措之誠也,會意之貌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表達自己的話語需要有真誠的态度和合適的舉止。
《遣言措意》的繁體字
《遣言措意》的繁體字為「遣言措意」。
古時候《遣言措意》的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在古時候,「遣」的上方沒有「舌」的形狀,「措」的左邊沒有「手」的形狀,而「意」則寫作「忄」加上「音」。整個成語的寫法是「遣言」加上「措意」。
《遣言措意》的例句
他的演講總是能夠遣言措意,讓人深受啟發。
《遣言措意》的組詞
- 遣言:指運用言辭表達自己的意思。
- 措意:指合適地運用言辭傳達自己的思想。
《遣言措意》的近義詞
- 辭章:指表達自己想法的文章或文辭。
- 辭令:指表達意思的話語或文字。
《遣言措意》的反義詞
- 含糊其辭:指說話模棱兩可,意思不明确。
- 莫名其妙:指說話或行事讓人不明白,毫無道理。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