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實懦弱。 明 方孝孺 《與鄭叔度書》之七:“閭裡小兒挾奸舞詐,狼貪鼠黠,變态百為,視僕樸懦可弄,輙私相目謂:‘真愚人!’”
“樸懦”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釋:
基本釋義
“樸懦”指老實懦弱的性格特質,常用來形容人性格單純但缺乏果斷或勇氣。該詞由“樸”(樸實、樸素)和“懦”(怯懦、軟弱)組合而成,強調因過于本分而顯得怯弱。
文獻例證
明代方孝孺在《與鄭叔度書》中寫道:“閭裡小兒挾奸舞詐……視僕樸懦可弄,輙私相目謂:‘真愚人!’”。此例通過對比市井狡詐之徒,凸顯“樸懦”者易被欺侮的形象。
讀音與用法
近義與關聯詞
近義詞包括“怯懦”“愚懦”,反義詞如“剛毅”“果敢”。需注意“樸懦”更側重因本性淳樸而顯軟弱,與單純怯弱略有區别。
該詞多用于書面語境,需結合具體讀音(piáo/pǔ)和文獻例證理解其貶中帶憫的語義色彩。
樸懦(pǔ nuò)是一個漢字詞彙,表示一個人性格質樸且膽小、膽怯的特點。形容一個人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缺乏勇氣、表現得膽小怯懦。
樸懦的部首是木(mù),筆畫數為12。
樸懦的來源是由兩個漢字組合而成。其中,“樸”(pǔ)表示樸實、質樸的意思,而“懦”(nuò)則表示膽小、怯懦的意思。在繁體字中,“樸”為“樸”,“懦”為“諾”。
在古代,樸懦這個詞的寫法可能有所變化。根據《說文解字》所記載的甲骨文和金文,可以看到“樸”字的古代寫法為兩個木字疊加,而“懦”則由心字和惱字疊加組成。
1. 他原本有才華,可惜因為太樸懦,錯失了許多機會。
2. 孩子在班級中顯得樸懦,缺乏自信。
1. 樸實(pǔ shí):形容人或事物簡單、真實,不矯揉造作。
2. 樸素(pǔ sù):形容風格簡單、自然,不加修飾。
3. 懦弱(nuò ruò):形容人性格膽小、缺乏勇氣。
近義詞:怯懦、膽怯、膽小
反義詞:勇敢、堅強、果敢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