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彤镂的意思、彤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彤镂的解釋

塗丹漆和雕刻花紋。亦泛指裝飾。《左傳·哀公元年》:“昔 闔廬 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壇,器不彤鏤。” 杜預 注:“彤,丹也。鏤,刻也。” 陸德明 釋文:“彤,丹漆也。”《國語·楚語上》:“不聞其以土木之崇高彤鏤為美。” 韋昭 注:“彤謂丹楹,鏤謂刻桷。”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彤镂”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解釋:

  1. 基本釋義
    該詞由“彤”(塗丹漆)和“镂”(雕刻花紋)組成,字面指器物表面用紅色漆料塗飾并進行雕刻的工藝。後泛指精細的裝飾手法,常用于描述建築、器物等的美化。

  2. 文獻出處
    最早見于《左傳·哀公元年》:“器不彤镂”,杜預注解為“彤,丹漆;镂,刻也”。另在《國語·楚語》中亦有“不聞以土木之崇高彤镂為美”的記載,強調反對過度裝飾的價值觀。

  3. 擴展含義
    現代語境下,“彤镂”可引申為對文字、圖案或藝術作品精雕細琢的形容,如“這篇散文辭藻如彤镂般精美”。部分工具書将其歸類為成語,用于贊美技藝或文采的高超。

  4. 用法示例

    • 器物裝飾:“青銅器上的彤镂工藝展現商周審美”
    • 文學描述:“他的書法如彤镂般工緻”
    • 批評浮華:“反對追求宮室彤镂的奢靡之風”(源自《國語》思想)

注:若需具體文獻原文或更多古籍用例,可參考《左傳》《國語》相關章節。

網絡擴展解釋二

什麼是《彤镂》?

《彤镂》是一個漢字詞語,通常用作形容詞,用來描述物體或藝術品的顔色、質地或工藝。

拆分部首和筆畫

《彤镂》由兩個部首組成:彐(頭)和钅(金),總共包含15畫。

來源

《彤镂》是一個古代漢字,它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書法和雕刻藝術的描述。它常用來形容銅器或金器上紋飾雕刻的效果。

繁體

繁體字《彤鏤》保留了原有的意思和拼寫。在一些傳統文化或藝術領域,仍然使用繁體字寫作。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作《彤鏤》時,钅部的形狀更加像一個完整的“金”字,頭部的形狀也更加傾斜向右。

例句

1. 這座銅鐘上的彤镂紋飾非常精美。

2. 他用鋒利的刀具在金屬表面進行精細的彤镂。

3. 畫家利用獨特的彤镂技巧,使畫面更加立體生動。

組詞

1. 彤色:指紅色。

2. 镂空:指在物體上開鑿孔洞或雕刻花紋。

3. 彤雲:形容天空中紅霞雲彩的美景。

近義詞

彤彤、霏彤、彤雲、紅豔。

反義詞

暗淡、黯淡、晦暗。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