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reat robbers are at work;high officials like wolves are blocking things;wicked persons in power] 當道:橫在路中間。指壞人當權
亦作“豺狼橫道”。亦作“ 豺狼當路 ”。比喻暴虐奸邪的人掌握國政。《漢書·孫寶傳》:“豺狼橫道,不宜復問狐狸。” 漢 荀悅 《漢紀·平帝紀》:“豺狼當道,安問狐狸!”《三國志·魏志·杜襲傳》:“方今豺狼當路而狐狸是先,人将謂殿下避彊攻弱,進不為勇,退不為仁。” 南朝 陳 沉炯 《為王僧辯等勸進梁元帝第三表》:“豺狼當路,非止一人;鲸鯢不梟,倏焉五載。”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逮社》:“妨他豺狼當道,冠帶幾獮猴。” 魯迅 《南腔北調集·經驗》:“我想,人們在社會裡,當初是并不這樣彼此漠不相關的,但因豺狼當道,事實上因此出過許多犧牲,後來就自然的都走到這條道路上去了。”
“豺狼當道”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chái láng dāng dào,其含義及用法可歸納如下:
核心比喻
字面指“豺狼橫在道路中間”,比喻暴虐奸邪之人掌握國家政權或當權橫行。帶有強烈貶義,強調掌權者的殘暴和對社會的危害性。
延伸語境
也可用于描述違法亂紀、權勢滔天的惡勢力橫行,不局限于政治領域。
語法功能
多作分句或定語,如:“豺狼當道,民不聊生”;亦可作謂語,如“如今豺狼當道,需齊心抗争”。
常見變體
同義表達包括“豺狼橫道”“豺狼當路”。
近義詞
牛鬼蛇神、魑魅魍魉(均指邪惡勢力,但更側重怪誕形象);狐鼠之徒(指小惡人,危害性較小)。
區别要點
“豺狼當道”特指掌權者的殘暴,而“牛鬼蛇神”強調群體邪惡,“狐鼠之徒”則指底層作惡者。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演變或曆史典故,可參考《後漢書》《漢書》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