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喻指詩壇的領袖。 唐 詩人 王昌齡 、 王維 和 李白 都有此譽稱。 清 陸鳳藻 《小知錄·文學》:“ 王昌齡 集, 王維 詩天子, 杜甫 詩宰相。” 清 宋荦 《漫堂說詩》:“大抵各體有‘初’、‘盛’、‘中’、‘晚’之别,而三 唐 七絶,并堪不朽。 太白 、 龍标 ( 王昌齡 )更有‘詩天子’之號。” 鄭振铎 《插圖本中國文學史》第二五章八:“ 王昌齡 字 少伯 , 京兆 人,與 高適 、 王之渙 齊名,而 昌齡 獨有‘詩天子’的稱號。”
“詩天子”是古代對詩壇領袖的贊譽性稱謂,特指唐代三位傑出詩人——王昌齡、王維和李白。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詩天子”比喻在詩歌領域具有至高地位的人物,類似于詩壇的“帝王”。這一稱號體現了對其詩歌成就和影響力的高度認可。
曆史出處
該稱謂最早見于清代文獻,如陸鳳藻《小知錄·文學》記載:“王昌齡集,王維詩天子,杜甫詩宰相。”,宋荦《漫堂說詩》也提到李白與王昌齡(號“龍标”)共享此譽,稱“太白、龍标更有‘詩天子’之號”。
相關詩人
注意:不同文獻對“詩天子”的具體指代略有差異,但普遍認為這是對唐代頂尖詩人的集體贊譽。如需更完整的文獻考據,可參考《小知錄》《漫堂說詩》等古籍。
《詩天子》是一個中文詞彙,意思是指對詩歌有着非凡才能和造詣的人,即詩歌的天才。
《詩天子》這個詞由“詩”和“天子”兩個部分組成。
“詩”的部首是讠,總共有7個筆畫。
“天子”的部首是一,總共有13個筆畫。
《詩天子》這個詞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文獻中,用來形容古代帝王的文學才華和對詩歌的熱愛。後來,這個詞逐漸被用來形容任何對詩歌有着卓越天賦的人。
《詩天子》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詩天子」。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詞語《詩天子》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一種常見的寫法是「詩天子」。
1. 他被譽為現代詩天子,他的詩歌作品一直受到廣泛贊譽。
2. 他不僅是一位傑出的科學家,還是一個詩天子,他的詩歌深深觸動了讀者的心靈。
詩人、天才、文學、造詣
詩宗、詩聖、詩翁、詩仙、詩人、詩豪
詩童、詩壇小輩、詩徒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