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綏綏的意思、綏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綏綏的解釋

(1).舒行貌。《詩·衛風·有狐》:“有狐綏綏,在彼 淇 梁,心之憂矣,之子無裳。” 馬瑞辰 通釋:“綏綏,為舒行貌。”一說,綏綏,匹行貌。見 毛 傳。一說,綏綏,獨行求匹貌。見 朱熹 集傳。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遵化署狐》:“署中故多狐。最後一樓,綏綏者族而居之,以為家。” 景耀月 《古詩》:“綏綏亦狐攜,天下久如一。”

(2).茂密繁盛貌。引申為富有文采。《荀子·儒效》:“綏綏兮其有文章也。” 楊倞 注:“綏,或為葳蕤之蕤。”一說“綏綏,安泰貌”。

垂落貌。 北周 王褒 《責髯奴文》:“約之以紲綫,潤之以芳脂,莘莘翼翼,靡靡綏綏。” 宋 梅堯臣 《五月十日雨中飲》詩:“梅天下梅雨,綏綏如亂絲。”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綏綏"是漢語中一個具有典雅色彩的疊音詞,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根據《漢語大詞典》釋義,"綏綏"本義指行走時從容安詳的姿态,特指狐狸踱步時的舒緩形态。該詞由"綏"(安撫、安好)疊加而成,引申為平和、安泰的狀态,如《禮記·曲禮》鄭玄注"綏綏,安舒貌"。

二、古籍用例溯源

《詩經·衛風·有狐》記載"有狐綏綏,在彼淇梁",此處以狐狸緩步渡河的形象起興,漢代鄭玄《毛詩箋》釋為"行匹耦之貌",朱熹《詩集傳》補充"獨行求匹之貌",均指向從容而有節律的動态特征。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特别強調"綏綏"與"行遲"的關聯性。

三、現代應用範疇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标注該詞屬書面語,多用于文學創作領域。例如在描述傳統儀仗隊行進時,可用"旌旗導前,綏綏而行"突顯莊重感;在詩詞中"綏綏白鹭下汀洲"等表述,則繼承古漢語的意境表達傳統。

主要參考文獻: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

《詩經集傳》(中華書局點校本)

《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綏綏”是一個古漢語疊詞,常見于經典文獻中,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核心釋義

  1. 走路遲緩的樣子
    源自《詩經·衛風·有狐》:“有狐綏綏,在彼淇梁。”。此處“綏綏”形容狐狸緩慢行走的姿态,馬瑞辰《通釋》解釋為“舒行貌”,朱熹則認為是“獨行求匹貌”。

  2. 安泰、從容的樣子
    《荀子·儒效》中提到“綏綏兮其有文章也”,楊倞注稱其意為安泰或富有文采。此用法強調儀态或氣質的從容華美。

  3. 垂落、紛亂的樣子
    宋代梅堯臣《五月十日雨中飲》詩雲:“梅天下梅雨,綏綏如亂麻。”,此處形容雨絲細密垂落之态。


二、其他延伸義


三、字源與關聯

“綏”本義為登車時手挽的繩索(《說文解字》),引申為“安撫”“平安”。疊用為“綏綏”後,多描述動态或狀态,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


四、使用建議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詩經》《荀子》原文及曆代注疏(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黯淡無光傍蔭保禳避課禀谷赪莖搭白大鹵當道撅坑丹字雕弧饤鬭地慝鬥妍獨腳虎遁逃惡語傷人六月寒藩國風障怫然作色伏彥改期告哀公族大夫勾臉冠珥衡楚化人廠翦定澆風矯誇機近警備區競走枯骼拉齊套吏典滿城風雨蔓藻美言不信南陽子旁道配套寝廢铨量弱袂三調審辨設意收悉書令談妙銅溝偷忍投向頑愁亡情下策詳略肖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