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撫。《三國志·魏志·郭淮傳》:“ 淮 遂進軍,追至 彊中 , 維 退,遂讨 羌 迷當 等,按撫 柔 氐三千餘落,拔徙以實 關中 。” 宋 王安石 《送蘇屯田廣西轉運》詩:“驅除久費兵符出,按撫紛煩使節移。”
按撫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曆史語境的雙音節詞,其核心含義指通過武力壓制與懷柔手段相結合的方式使地方安定,多用于古代軍事或治理場景。以下是詳細釋義:
按
本義為用手向下壓(《說文解字·手部》),引申為壓制、控制。在軍事語境中特指武力鎮壓,如《史記·淮陰侯列傳》"按甲休兵"中的"按"即控制軍隊之意。
來源:《說文解字注》中華書局影印本
撫
本義為輕拍、安撫(《說文解字·手部》),引申為撫慰、綏靖。如《左傳·文公七年》"撫柔爾民"指以懷柔政策安定民心。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按撫(àn fǔ)為動賓結構複合詞,其完整釋義為:
以武力鎮壓為基礎,輔以安撫手段平定動蕩局勢。常見于古籍描述平定叛亂、治理邊地的語境,強調剛柔并濟的統治策略。
例證:明代《萬曆野獲編》載"遣重臣按撫薊遼",指朝廷派遣要員通過軍事威懾與政策安撫穩定薊遼地區。
來源:《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年版
《清史稿·聖祖本紀》
"命提督何傅按撫川陝"
此處指清廷命令軍事長官以武力控制與政策安撫雙管齊下,平定川陝地區動蕩。
來源:中華書局點校本《清史稿》
《明實錄·太祖實錄》
"敕将軍鄧愈按撫荊襄"
反映明代初期通過軍事将領實施區域管控與民生安撫的治理模式。
來源:台北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校勘本
需注意其與近義詞安撫(ān fǔ)的差異:
來源:《現代漢語辨析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按撫”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àn fǔ,其核心含義為安撫,即通過安慰、撫慰等方式使人或群體情緒穩定。以下是詳細解釋:
如需進一步了解“撫”的單獨含義(如“撫摩”“撫養”),可參考權威詞典。
安國富民百二關河百鍊鋼白陽刀保民官爆竹不堤防采捋鬯遂春禁詞目從茲釣璜老底靖丁甯駧駾飛蛋浮世拂手罦罳橄榄球運動告劾鸹鸧顧眺回魚筯絞結椒壼金屎法霁月開博籠檻倫表螺角馬槟榔馬阮彌歲匿名潛頓千家萬戶凄楚起貨清禁秦腔曲朝人百其身三面手蛇行霜峯霜皮順藤摸瓜蘇門四學士飧饔速速太乙舟通過頭面禮足象駕香市小軍機脅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