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淋漓的意思、淋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淋漓的解釋

(1) [dripping wet]∶液體濕濕地淌下,即流滴的樣子

淋漓不淨

(2) [be free from inhibition]∶形容痛快

淋漓肺腑之言

詳細解釋

見“ 淋漓 ”。


亦作“ 淋離 ”。亦作“ 淋灕 ”。1.沾濕或流滴貌。 南朝 梁 範缜 《拟<招隱士>》:“岌峩兮傾欹,飛泉兮激沫,散漫兮淋灕。” 唐 韓愈 《醉後》詩:“淋漓身上衣,颠倒筆下字。” 明 王玉峰 《焚香記·傳箋》:“衝鋒獨斬單于首,腥血淋漓污寶刀。”《紅樓夢》第二七回:“﹝ 寶釵 ﹞香汗淋漓,嬌喘細細。” 茹志鵑 《高高的白楊樹·如願》:“ 小阿英 兩手捧着一隻又大又紅的蘋果,正啃得汁水淋漓。”

(2).長而美好貌。《楚辭·嚴忌<哀時命>》:“冠崔嵬而切雲兮,劍淋離而從橫。” 王逸 注:“淋離,長貌也……劒則長好。”

(3).盛多;充盛。 唐 宋之問 《龍門應制》詩:“鑿龍近出王城外,羽從淋漓擁軒蓋。” 唐 李白 《上雲樂》詩:“淋灕颯沓,進退成行。” 宋 蘇轼 《将至筠先寄遲適遠三猶子》詩:“我時移守古 河 東,酒肉淋漓渾舍喜。” 清 錢泳 《履園叢話·藝能·度曲》:“ 儀徵 李艾塘 精於音律,謂 元 人唱曲,元氣淋漓,直與 唐 詩 宋 詞相頡頏。”

(4).形容酣暢。 唐 李商隱 《韓碑》詩:“公退齋戒坐小閣,濡染大筆何淋漓。” 宋 陸遊 《哀郢》詩之二:“淋漓痛飲長亭暮,慷慨悲歌白髮新。”《玉嬌梨》第九回:“隻見楮硯中信筆淋漓,不消數刻工夫早已做成一套時曲。” 老舍 《貧血集·不成問題的問題》:“他發誓,要好好地,痛快淋漓地寫幾篇文字,把那些有名的畫家、音樂家、文學家,都罵得一個小錢也不值!”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淋漓”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lín lí,主要有以下含義及用法:

一、基本釋義

  1. 液體流淌或浸透的狀态
    形容液體濕透、滴落或流滴不止的樣子。例如:

    • “大汗淋漓”(形容汗水濕透全身)。
    • “鮮血淋漓”(形容血液不斷滴落)。
  2. 形容暢快、盡興
    表示情感、行為等酣暢痛快,毫無拘束。例如:

    • “淋漓肺腑之言”(發自内心的暢快表達)。
    • “颠倒淋漓,千杯未醉”(出自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形容飲酒暢快)。

二、引申義與文學用例


三、近義詞與反義詞


四、典型例句

  1. “登上山頂時,我們一個個累得大汗淋漓。”
  2. “他慷慨淋漓地發表了演講。”

如需更詳細例證或出處,可參考古籍如韓愈、李白相關作品。

網絡擴展解釋二

《淋漓》的意思

《淋漓》是一個形容詞,用于描述事物表現十分充分、完美、生動的樣子,常常用來形容文章、表演等藝術作品。

拆分部首和筆畫

《淋漓》這個詞由“水”部和“犬”部組成。

“水”部表示有關水的事物,是形聲部首,表明與水有關;

“犬”部表示與狗相關的事物,是形聲部首,表示發音與“犬”字相近。

總共有11個筆畫:一橫六撇四捺。

來源和繁體字

《淋漓》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史記·澹台志》中,意為水滴灑落的樣子。後來逐漸演變為形容事物表現充分、生動的意思。

在繁體字中,「淋漓」的寫法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淋漓」的寫法與現行的簡體字略有不同,「淋」的上方寫作「舚」,而「漓」的上方寫作「沵」。

例句

1. 他的演講内容淋漓盡緻,令人印象深刻。

2. 這幅畫的色彩運用非常細膩,淋漓展示了作者的畫技。

組詞

淋漓其間、淋漓盡緻、淋漓充分、淋漓動人

近義詞

淋漓盡緻、生動

反義詞

平淡、枯燥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