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日田獵。亦泛指田獵。《周禮·夏官·大司馬》:“以教坐作進退疾徐疏數之節,遂以蒐田。” 南朝 宋 何承天 《安邊論》:“蒐田非復先王之禮,治兵徒逞耳目之欲。” 宋 曾鞏 《請西北擇将東南益兵劄子》:“臣聞古者兵出於農,故三時耕稼,一時閲武。其於四時蒐田,則又率之從事。”
“蒐田”是中國古代文獻中表示特定季節田獵活動的詞彙,具體解析如下:
“蒐田”指春季的田獵活動,後也泛指一般的狩獵。其中:
“蒐田”是周代禮制中規範化的春季狩獵行為,兼具軍事訓練、生态管理(如捕殺破壞農田的野獸)和儀式功能,後世逐漸演變為泛稱狩獵的詞彙。
《蒐田》(sōu tián)一詞是漢語中的一個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其中,“蒐”是植物的名字,表示采集和搜集的意思;“田”是指田地,代表土地和農田。
根據部首,我們可以将《蒐田》進行拆分,其中“蒐”字的部首是“艸”(草),而“田”字的部首是“田”(田地)。據此拆分,《蒐田》兩字的筆畫分别為10和5。
《蒐田》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左傳·僖公二十九年》:“呂偃齊蒐田于東澤。”意為呂偃帶領齊國的人民到東澤采集土地。
在繁體字中,我們把《蒐田》寫作「蒐田」,仍然保持了相同的意思和用法。
在古代,「蒐」和「田」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根據《說文解字》中的記載,古代「蒐」字的寫法為「蕭」,而「田」字的寫法為「甲申」。
1. 他整天蒐田,從這個地方搜集到那個地方。
2. 她愛好古董收藏,經常蒐田各種古代的文物。
1. 組詞:蒐集、蒐集狂、蒐集家。
2. 近義詞:采集、搜集、收集。
3. 反義詞:分發、放棄。
以上就是關于《蒐田》這個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詞彙的詳細解釋。希望能幫助到您!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