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羔雁的意思、羔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羔雁的解釋

亦作“ 羔鴈 ”。1.小羊和雁。古代用為卿、大夫的贽禮。《周禮·春官·大宗伯》:“卿執羔,大夫執雁。” 鄭玄 注:“羔,小羊,取其羣而不失其類。雁,取其候時而行。” 漢 班固 《白6*虎通·文質》:“卿大夫贄,古以麑鹿,今以羔雁。”

(2).用作征召、婚聘、晉谒的禮物。《後漢書·陳紀傳》:“父子并著高名,時號三君。每宰府辟召,常同時旌命,羔鴈成群。” 晉 傅玄 《豔歌行有女篇》:“媒氏陳素帛,羔雁鳴前堂。” 唐 楊炯 《杜袁州墓志》:“ 太丘 之門,執其羔雁。” 清 龔自珍 《與人箋》:“然猶有可言者,曰緻其羔雁,而甲乙其時藝,則亦舉業之師也。”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羔雁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羔雁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古代用于禮儀場合的兩種重要禮物——羔羊與大雁。其詳細釋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本義與禮制象征

    羔指小羊,雁指大雁。二者均為古代士大夫階層相見或重要儀式中必備的贽禮(見面禮)。《禮記·曲禮下》載:“凡摯,天子鬯,諸侯圭,卿羔,大夫雁。”其中“卿羔,大夫雁”明确規定了不同等級官員所持禮物的差異,羔與雁成為身份與禮制的象征符號。

  2. 聘禮的專指含義

    在婚姻制度中,“羔雁”特指古代婚禮“六禮”中納采、問名等環節所用的聘禮。《儀禮·士昏禮》記載,男方需“下達納采,用雁”,鄭玄注:“用雁為贽者,取其順陰陽往來。”羔羊則象征溫順純潔。二者結合,既體現禮法規範,又蘊含對婚姻吉祥的期許。

  3. 文化引申與代稱

    因羔雁在禮制中的特殊地位,該詞逐漸衍生出兩種抽象含義:

    • 指代禮儀行為本身:如《後漢書·王符傳》中“羔雁不足以方賢”,以禮物喻指人才薦舉的禮節。
    • 象征官職或仕途:古代官員就職常以羔雁為禮,故唐宋詩詞中常用“羔雁”暗指官職任命,如陸遊詩“虛懷羔雁邀”。

現代使用場景

當代漢語中,“羔雁”主要用于書面語及曆史文獻解讀,強調其文化負載意義。在民俗學研究中,常作為古代禮制與婚俗的典型物證,體現華夏禮儀文化的深層結構。


權威參考來源:

  1. 《禮記·曲禮下》(中華書局點校本)
  2. 《儀禮·士昏禮》(上海古籍出版社注疏本)
  3.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第7卷)

網絡擴展解釋

“羔雁”是古代禮儀中的重要物品,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釋義

指小羊和雁兩種動物,作為古代卿、大夫階層在正式場合使用的禮儀性禮物。《周禮·春官·大宗伯》明确規定:“卿執羔,大夫執雁”,鄭玄注解稱羔羊象征群體和諧,雁代表守時守信。

二、禮儀用途

  1. 身份标識
    不同官職執不同禮物:卿(高級官員)持羔羊,大夫持雁,體現等級制度。

  2. 重要場合使用
    用于三種場景:

    • 征召:如《後漢書》載“羔鴈成群”描述官府征召賢士的盛況;
    • 婚聘:晉代傅玄詩作提及婚嫁時“羔雁鳴前堂”;
    • 晉谒:唐代墓志銘記載用羔雁作為拜訪禮物。

三、象征意義

四、曆史演變

漢代班固《白虎通》記載,卿大夫的禮物從古代麑鹿改為羔雁,反映禮儀制度的變遷。

注:部分現代解釋将“羔雁”引申為品德象征,但此屬文學化引申,非古義本源。如需完整古文例證,可參考《周禮》《後漢書》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百凡白兔公子版築飯牛本質比肩疊迹哺乳插隊落戶朝官朝涉弛弓池隍弛墜充填戴見大殓點筆電子幹擾貂狗相屬伐人符賞高鑒革出教門毫巴河矦畫跋黃發鲐背唬通角齒敬禮進退失圖卷款流泝曆心脔殺履機乘變沒眼色密擠擠南雷難世骿胝蚍蜉酒草清瑩秀澈瓊膏饒恕山公啓深烈師律壽屏絲繩四隈穗選畋獵圖載枉實無相幹顯轎下下檄筆械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