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茜裙的意思、茜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茜裙的解釋

(1).绛紅色的裙子。 唐 李群玉 《黃陵廟》詩:“ 黃陵廟 前莎草春, 黃陵 女兒茜裙新。”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五本第一折:“這些時神思不快,妝鏡懶擡,腰肢瘦損,茜裙寬褪,好煩惱人也呵!” 清 董俞 《山花子》詞:“脈脈柔情怯曉風,茜裙雙帶綰芙蓉。”

(2).指女子。 南唐 李中 《溪邊吟》:“茜裙二八採蓮去,笑衝微雨上蘭舟。” 宋 姜夔 《小重山令·賦潭州紅梅》詞:“東風冷,香遠茜裙歸。”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茜裙”一詞在漢語中主要有兩層含義,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绛紅色的裙子
    “茜”指茜草,其根部可提取紅色染料,因此“茜裙”特指用這種染料染成的绛紅色裙子。例如:

    • 唐代李群玉《黃陵廟》詩:“黃陵女兒茜裙新”
    • 清代董俞《山花子》詞:“茜裙雙帶綰芙蓉”
  2. 借指女子
    “茜裙”因與女性服飾相關,在詩詞中常代指穿紅裙的女子,如:

    • 南唐李中《溪邊吟》:“茜裙二八采蓮去”
    • 宋代姜夔《小重山令》:“香遠茜裙歸”

二、文學引申

建議結合具體詩文語境理解其象征意義,更多例證可參考古典詩詞集或《漢語大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茜裙》是什麼意思

《茜裙》是指一種顔色為茜紅色的裙子。茜紅色是一種紅色中略帶紫色調的顔色,具有濃郁的傳統文化和藝術氣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

《茜裙》的部首是茜(艹)和裘(衣),茜的部首是艹,裘的部首是衤。茜的筆畫數為4,裘的筆畫數為12。

來源和繁體

《茜裙》一詞源于古代漢族女性常用的紡紗工具“茜紗”。茜紗是一種由茜草染制而成的絲線,具有濃烈的紅色。後來,“茜紗”一詞逐漸衍化為表示茜紅色的顔色詞。《茜裙》作為一個詞組的引申意義即為顔色為茜紅色的裙子。

在繁體字中,《茜裙》的寫法為《茜蓉》。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茜的形狀與現代略有不同,但整體上仍可辨認。裘在古代的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延續至今。

例句

她穿着一襲茜裙,顯得格外婉約動人。

組詞

茜紗、茜色、茜草、茜帽、茜素、裙子、裙擺、時尚

近義詞

茜紅、深紅、绯紅、赤紅、朱紅

反義詞

蔚藍、淺綠、淡黃、素白、素色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