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松膏的意思、松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松膏的解釋

松脂。《神農本草經》卷一:“松脂……一名松膏。” 唐 皮日休 《奉和魯望四月十五日道室書事》:“松膏背日凝雲磴,丹粉經年染石牀。” 宋 蘇轼 《和陶<讀山海經>》之八:“二女戲口鼻,松膏以為糧。”參見“ 松脂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松膏是漢語中對松樹油脂的專稱,特指從松科植物樹幹分泌的黏稠樹脂,經加工後又稱“松脂”“松香”。其釋義可從以下維度展開:

一、基本釋義與特性

松膏指松樹皮層分泌的淺黃色半透明膠狀物,具有特殊氣味,遇冷凝固,遇熱軟化。其核心特性為:

二、傳統應用領域

  1. 藥用價值

    中醫典籍記載松膏可外敷治瘡瘍,内服祛風濕。如《本草綱目》載:“松脂,别名松膏……祛風止痛,生肌殺蟲”。

  2. 工藝原料

    古代用作制墨黏合劑,《齊民要術》詳述“合墨法”需“镕松膏,和煙煤”;亦為造船、制燭的防水材料。

三、詞源考據

“松”取義于樹形蓬松如傘,“膏”喻油脂潤澤。《說文解字》釋“膏”為“脂也”,引申指動植物提煉的油質物。該詞最早見于南北朝文獻,如《抱樸子》雲:“松膏入地,千年為茯苓”。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松膏"詞條
  2. 李時珍《本草綱目·木部·松》
  3. 賈思勰《齊民要術·筆墨》
  4.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點校本)

網絡擴展解釋

“松膏”是一個具有曆史和文化背景的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古代文獻中的含義(松脂)

“松膏”在古代典籍中多指松脂,即松樹分泌的樹脂,常見于中醫藥文獻和詩詞作品:

  1. 醫學用途:《神農本草經》記載松脂“一名松膏”,古人将其用于藥材,具有祛風燥濕、生肌止痛等功效。
  2. 文學意象:唐代詩人皮日休在詩句中描述“松膏背日凝雲磴”,宋代蘇轼也提到“松膏以為糧”,均以松膏象征自然之物或修行者的清簡生活。

二、現代語境中的延伸

現代部分資料(如)提到“松膏”可能指松餾油軟膏,由松餾油與凡士林混合制成,用于治療銀屑病、濕疹等皮膚病。但需注意,此用法在權威典籍中較少見,更多見于民間或特定醫療場景。

補充說明

如需了解松膏的制備方法或臨床應用,建議參考專業醫學文獻或咨詢中醫師。

别人正在浏覽...

百年之約鼻旁窦擘李蚩弄蕩廢宕邁荅沓定拟動衆掇撷笲菜翻翻房金負素戈革弓冶官興聒聒叫滑出律護戎節餘驚逼謹慎盡世裡嵇山機穎跼身空弦廓穹連璅烈業流川亂色輪蓋緑簡馬戶買主密網難熬南山律宗鳥折僻書辟謠樵童砌填颯然深烈私心妄念歲聿雲暮夙夜匪懈貪垢檀主套言添梯通僊骫靡蔚為大觀效情銷售額邪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