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僻書的意思、僻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僻書的解釋

冷僻的書籍;極罕見的書籍。 宋 計有功 《唐詩紀事·溫庭筠》:“ 令狐綯 曾以舊事訪於 廷筠 ,對曰:‘事出《南華》,非僻書也。’” 宋 李上交 《近事會元》卷三:“ 唐 高祖 太宗 武德 貞觀 初,因 隋 制以吏部典選,後人滋多,判目近淺,乃採經籍古義、僻書隱言以試之,唯恐選人之知。”《明史·李昌祺傳》:“預修《永樂大典》,僻書疑事,人多就質。” 魯迅 《二心集·關于<唐三藏取經詩話>的版本》:“《兩浙古本考》雖然并非僻書·但中學生諸君也并非專治文學史者,恐怕未必有暇涉獵。”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僻書”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罕見、冷僻的書籍或知識。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該詞由“僻”(冷僻、少見)和“書”(書籍、知識)組成,字面意為“罕見的書籍”。它既指實體書籍,也可引申為生僻的知識或典故。

  2. 曆史出處
    最早見于《後漢書·李固傳》,記載李固因閱讀罕見書籍而擁有獨特見解,後逐漸成為固定表達。例如宋代《唐詩紀事》中,溫庭筠曾以“事出《南華》,非僻書也”反駁他人質疑,體現該詞的實際應用場景。

  3. 使用場景

    • 學術領域:唐代科舉考試曾用僻書内容考察考生,以測試其知識廣度(《近事會元》卷三)。
    • 文學創作:明代李昌祺因“僻書”積累參與編修《永樂大典》。
  4. 相關延伸
    該詞常與“僻字”“僻典”關聯,共同形容冷門知識體系。需注意其與“禁書”的區别:前者強調罕見性,後者側重内容禁忌性。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古籍案例,可參考《南華經》《永樂大典》等文獻中的冷僻内容。

網絡擴展解釋二

《僻書》的意思

《僻書》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罕見的、不常見的書籍。它由兩個部分組成,其中“僻”表示罕見、不常見,而“書”表示書籍。

拆分部首和筆畫

《僻書》的拆分部首是“亻”和“言”,其中“亻”表示人,而“言”表示語言。它的總筆畫數為11,其中“亻”部的筆畫數為2,而“言”部的筆畫數為7。

詞語來源

《僻書》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在古代,由于技術和文化的限制,一些書籍較為稀缺或不為人所知。因此,這些書籍被稱為《僻書》。

繁體字

《僻書》這個詞的繁體字為「僻書」。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與現代有一定的差異。如果用古代的漢字寫法,「僻書」可以寫作「僻書」。

例句

1. 他家裡收藏了許多稀罕的《僻書》。

2. 這個圖書館裡供應了各種各樣的《僻書》。

組詞

1. 《僻文》:罕見的文獻。

2. 《僻事》:不常見的事情。

近義詞

1. 稀罕:表示罕見、不常見。

2. 罕見:表示不常見、不普遍。

反義詞

常見:與《僻書》相反,表示常見、普通的事物或書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