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竦動的意思、竦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竦動的解釋

驚動;震動。《後漢書·南匈奴傳》:“ 昭君 豐容靚飾,光明 漢 宮,顧景裴回,竦動左右。” 唐 柳宗元 《<楊評事文集>後序》:“雖其言鄙野足以備於用,然而闕其文采,固不足以竦動時聽,誇示後學。” 宋 歐陽修 《右班殿直贈右羽林軍将軍唐君墓表》:“當是時, 子方 之風竦動天下。” 明 王廷相 《慎言·小宗》:“行過高者,易竦動於衆;事執古者,不受變於俗。”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竦動”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sǒng dòng,其含義可從以下幾個角度綜合解析:


基本解釋


詳細釋義

  1. 情感層面:
    形容人因震撼、恐懼或興奮導緻内心劇烈波動。例如:

    “昭君豐容靓飾,光明漢宮,顧影徘徊,竦動左右。”(《後漢書·南匈奴傳》)
    此處指王昭君的美貌與儀态令在場衆人感到震撼。

  2. 事件影響:
    表示某種行為或現象引起廣泛震動。例如:

    “子方之風竦動天下。”(歐陽修《唐君墓表》)
    意為某人的風範震動天下。

  3. 文學表達:
    用于批評文采不足,無法引發共鳴。例如:

    “阙其文采,固不足以竦動時聽。”(柳宗元《楊評事文集後序》)
    指文章缺乏感染力,難以打動讀者。


使用場景


關聯成語


“竦動”兼具内在情感波動與外部影響的雙重含義,既可用于個體心理描寫,也可擴展至社會層面的震動。其古典用例(如《後漢書》、柳宗元文)奠定了詞義的文學性,現代則多用于書面語境或特定表達。

網絡擴展解釋二

竦動

竦動是一個動詞,意為激動、震動或使人興奮不已。

拆分部首和筆畫

竦動的部首是立(⺮),并且它共有15畫。

來源

竦動一詞最早出現在先秦時期的《莊子·齊物論》中。在古代,這個詞主要用來形容人的情緒突然産生強烈震動的狀态。

繁體

竦動的繁體字為躦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寫法中,竦動的字形略有不同,上半部分是“⺮”而下半部分是“吅”。這種寫法也稱為古篆字體。

例句

1. 他聽到好消息後,不禁竦動起來。

2. 當他捧起獎杯時,觀衆們羨慕地竦動了一下。

3. 戰争結束後,國家充滿了竦動的氣氛。

組詞

血竦、竦倒、竦然

近義詞

興奮、激動、震動

反義詞

平靜、冷靜、沉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