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裱法的意思、裱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裱法的解釋

裝裱書畫的格式。 明 文震亨 《長物志·書畫》:“書畫小者須穵嵌,用淡月白畫絹,上嵌金黃綾條,闊半寸許,蓋 宣和 裱法,用以題識。”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裱法”是傳統書畫裝裱的技法和格式,主要用于保護和美化書畫作品。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裱法指裝裱書畫的技法與規範,涵蓋選擇材料、固定畫作、調整布局等步驟,目的是增強作品的美觀性、穩固性和耐久性。

  2. 具體步驟與内容

    • 材料選擇:如使用淡月白色畫絹、金黃绫條等特定材料(明代《長物志》提及的“宣和裱法”即為一例)。
    • 裝裱工藝:包括挖嵌(将畫作嵌入襯底)、固定(用膠水或釘子)、裱邊(加裝绫條裝飾)等流程。
    • 保護功能:通過裝裱防止書畫受潮、蟲蛀或物理損傷。
  3. 曆史背景
    明代文震亨在《長物志·書畫》中記載了裱法的具體應用,例如用半寸寬的金黃绫條裝飾小幅書畫,這種格式被稱為“宣和裱法”,具有題寫識記的作用。

  4. 字義分解

    • 裱:原指用紙、布或絲織物襯托并粘糊書畫,後延伸至裱糊牆壁等。
    • 法:此處指規範、格式或技法。

總結來看,裱法既是傳統工藝技術,也承載了書畫藝術的文化審美。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細節,可參考《長物志》等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裱法 (biāo fǎ) 這個詞的意思是将畫或圖片裝裱,使其更美觀、保護起來的技法。它由兩個部首組成:衣 (yī) 和法 (fǎ),分别表示衣物和方法。這個詞源自古代漢字的演變過程,在曆史上有一種将圖畫疊在一起的翻頁方式,稱為裱紙,後來演變成了将畫作或圖片裝裱的裱法。 裱法在繁體中叫做裱法,和簡體中的寫法基本相同,隻是字形稍有差異。 古代漢字的書法風格有很多種,例如秦篆、漢隸、魏晉風格等,但都沒有直接記錄關于裱法的書寫方式。 以下是一個使用裱法這個詞的例句:他用精湛的裱法将古代名畫裝裱整齊,讓人歎為觀止。 與裱法相關的詞彙有:裱紙、裱框、裝裱等。 近義詞有:裝裱、包裝。 反義詞有:拆卸、解構。 希望這個回答對您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