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四鐵禦史的意思、四鐵禦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四鐵禦史的解釋

指 明 代禦史 馮恩 。 馮 擢 南京 禦史,因極論大學士 張孚敬 、 方獻夫 ,右都禦史 汪鋐 三人的奸狀,帝怒,下獄論死。比朝審, 鋐 當主筆, 恩 不屈,且罵 鋐 ,曆數其罪。 恩 出 長安門 ,士民觀者如堵,皆歎曰:“是禦史,非但口如鐵,其膝、其膽、其骨皆鐵也。因稱‘四鐵禦史’。”參閱《明史·馮恩傳》。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四鐵禦史"是明代監察官員馮恩的别稱,源自其剛正不阿的品格與事迹。該稱號包含四層核心含義:

  1. 鐵膝:指馮恩受刑時雙腿如鐵,拒不屈服。嘉靖十一年(1532年),馮恩因彈劾權臣張孚敬、方獻夫和汪鋐反遭誣陷,受審時面對酷刑仍堅持正義。
  2. 鐵膽:象征其無畏權貴的膽識。他曾上疏直指皇帝用人失誤,稱"根本之誤"在朝廷,震動朝野。
  3. 鐵骨:體現其清正廉潔的操守。馮恩任南京禦史期間,拒絕地方官員賄賂,堅持"官以察奸為職"的原則。
  4. 鐵口:指其谏言如鐵,據實彈劾。他揭露吏部尚書汪鋐"奸貪不法"等八大罪狀,言辭犀利如鐵鑄。

這一稱謂最早見于明代學者李贽《續藏書》,後成為剛毅禦史的代名詞。清代《四庫全書》評價其事迹"凜然有生氣",現代史學家吳晗在《讀史劄記》中稱其"明代言官氣節之典範"。該典故被收入《漢語大詞典》"四鐵"詞條,作為中國古代監察制度的代表性案例。

網絡擴展解釋

“四鐵禦史”是明代對禦史馮恩的稱號,源于他剛正不阿、不畏權貴的事迹。具體解釋如下:

詞義解析

典故背景

嘉靖十一年(1532年),馮恩任南京禦史時,因天現彗星被視為兇兆,嘉靖帝下诏求直言。馮恩借此上書彈劾權臣張孚敬、方獻夫和汪鋐,痛斥三人為“三彗”,直言其禍國殃民,觸怒皇帝被下獄論死。朝審時,主審官汪鋐試圖逼迫他下跪,馮恩昂首挺立,痛斥汪鋐徇私枉法,并揭露其受賄劣迹。百姓圍觀感歎:“非但口如鐵,其膝、膽、骨皆鐵也!”

曆史評價

馮恩的“四鐵”精神體現了古代監察官的剛直氣節。他雖因直言獲罪,但最終在隆慶年間被平反,官至大理寺丞,成為明代監察史上的典範人物。

補充信息

這一稱號不僅概括了馮恩的個人品格,也折射出古代監察制度的艱難與局限性。

别人正在浏覽...

驫水懲懼逞性子詞韻錯頭戴炭簍子單峯駝躭樂大女人島洞典列貂珠杜衡敦龐發命風燭草露敷和甘妖根椽片瓦共謀宮棋孤寒國典國戒韓盧逐塊寒意紅裝華宗虎穽家督酵粥假容金舌弊口譏摘開眼界覽矚冷人溜子隆敦鹿角爪邏逤名義工資檸條凝瞳耦麗平展展七首八腳缺氧三寸舌聖體試金石瘦怯怯所期盌子溫帶海洋性氣候霧霾烏焉像心稱意西方浄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