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所的意思、得所的詳細解釋
得所的解釋
(1).謂得到安居之地或合適的位置。語出《詩·魏風·碩鼠》:“樂土樂土,爰得我所。”《漢書·王莽傳上》:“四海輻湊,靡不得所。” 三國 蜀 諸葛亮 《前出師表》:“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 唐 杜甫 《敬贈鄭谏議十韻》:“野人寧得所,天意薄浮生。” 明 李贽 《答耿中丞書》:“夫天下之人得所也久矣,所以不得所者,貪暴者擾之,而‘仁者’害之也。”
(2).適當;適宜。 北魏 高湛 《養生論》:“尋常飲食,每令得所,多湌令人彭亨短氣,或緻暴疾。” 金 王若虛 《甯晉縣令吳君遺愛碑》:“蓋其剛柔適中,緩急得所,勤故不廢事,簡故不擾民,明無不察,毫髮莫欺。”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錄三》:“ 錢敦堂 編修殁,其門生為經紀棺衾,贍恤妻子,事事得所。”
詞語分解
- 得的解釋 得 é 獲取,接受:得到。得失。得益。得空(恘 )。得便。得力。得濟。心得。 適合:得勁。得當(刵 )。得法。得體。 滿意:得意。揚揚自得。 完成,實現:飯得了。得逞。得志(多指滿足名利的欲望)。 可
- 所的解釋 所 ǒ 處,地方:住所。哨所。場所。處所。 機關或其他辦事的地方的名稱:研究所。派出所。 量詞,指房屋:一所四合院。 用在動詞前,代表接受動作的事物:所部(所率領的部隊)。所謂(.所說的;.某些人所說
網絡擴展解釋
“得所”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義
-
得到合適的安置或位置
源自《詩經·魏風·碩鼠》的“爰得我所”,指找到理想的安居之地或適合的位置。例如《漢書》中“四海輻湊,靡不得所”,意為天下事物各歸其位。
-
適當、適宜
強調事物處于恰當狀态,如北魏高湛《養生論》提到“飲食每令得所”,指飲食需適量;金代王若虛則用“緩急得所”形容處理事務的恰當性。
二、典型用法
- 文學典籍:常見于古文,如諸葛亮《出師表》“優劣得所”(人才按能力合理任用),杜甫詩句“野人甯得所”表達對安定生活的向往。
- 現代延伸:作為成語時,可引申為“獲得應得的結果”,但此用法較少見。
三、近反義詞
如需更完整釋義,可參考《漢典》或《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得所(톳소)是一個韓國漢字詞彙,意思是“取得”、“獲得”。下面是有關得所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的簡要說明。
拆分部首和筆畫:
得所由“彳”(行走之意)和“戌”(寸)組成。它總共有8個筆畫。
來源:
得所這個詞是從中國漢字衍生而來。它是韓國人用漢字進行書寫和表達時創造的詞彙。
繁體:
得所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得所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然而,根據現代韓國語言和漢字的用法,得所的寫法保持一緻。
例句:
1. 他經過努力終于得所了他的目标。
2. 這個項目非常困難,但是隻要堅持不懈,我們最終會得所的。
組詞:
得所可以與其他漢字結合形成不同的詞彙。例如:“得到”、“成所”等。
近義詞:
得所的近義詞可以是“取得”、“獲得”等表達相似意思的詞彙。
反義詞:
得所的反義詞可以是“失去”、“丢失”等表示相反意思的詞彙。
希望這些信息能幫到你!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我會愉快地回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