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op] 一種家庭清潔地闆的用具,将一團吸水性材料(如粗棉紗、纖維素或破布)固定在一根長棒的頂端,用來拖擦地闆;即拖把
拖把。
墩布是現代漢語中對一種常見清潔工具的稱謂,特指用于擦洗地面的長柄工具,其頭部通常由吸水布條或棉線束紮而成。以下從權威漢語工具書角度進行釋義: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
墩布(dūnbù):拖把的俗稱。用布或線繩綁在木棍或竹棍一端制成,用于擦洗地面。
該詞強調其結構特征(棍狀手柄+吸附性布頭)與核心功能(地面清潔),屬北方方言常用詞,與“拖把”為同物異名關系。
《漢語大詞典》指出“墩”字有“堆疊、厚實”之意,引申指布條密集紮束的形态。 在語言使用中:
此差異被《北京方言詞典》收錄為典型地域詞彙案例。
權威參考文獻來源: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ISBN 978-7-100-12450-8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 ISBN 978-7-5326-4299-0
陳剛. 《北京方言詞典》. 商務印書館. ISBN 978-7-100-00941-5
李行健.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第3版).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ISBN 978-7-5135-8538-3
錢曾怡. 《北方官話方言特征詞研究》. 語文出版社. ISBN 978-7-80241-645-3
墩布是一種家庭清潔工具,主要用于擦洗地闆,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墩布又稱“拖把”,由一團吸水性材料(如碎布、棉紗或毛線)固定在一根長棒頂端制成,通過蘸水或清潔劑擦拭地面。在北方地區(如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更常用“墩布”這一名稱,而“拖把”則是更普遍的全國性稱呼。
墩布的産生與地面材質變化相關。早期地面多為泥土,僅需清掃;隨着木闆、石闆等光滑地面的普及,擦洗需求促使抹布演變為長柄墩布。
如需更詳細的地域稱呼差異或具體産品類型,可參考權威詞典或百科資料。
挨挨拶拶擺拉巴渝舞卑詞兵棋布達蔀室不朽誠謹馳辔癡鼠拖姜創巨痛仍殆無虛日琱锼弟門釘鞾铎語發日敕鳳舍撫稚幹耗更調工作台慧然繪事嘄陽借箸代籌謹儉禁圉舊損捐赈科責鲲絃兩宮連乾詈辭禮奢甯儉柳永立政陋淺鸾歌賣阙排空剽剝辟舍剖白上花台世治雙枱水平説天良殊滋司戶跎蹉讬幽枉矢弱弓晚節香烓竈溫凊定省洗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