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令節的意思、令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令節的解釋

(1) [happy festival time;festival]∶佳節,如元旦、春節等。也指最佳時節

八月中秋,正是賞月令節

(2) [noble moral principle]∶高風亮節

詳細解釋

(1).美好的節操。 三國 魏 曹植 《武帝诔》:“既以約終,令節不衰。”

(2).猶佳節。《藝文類聚》卷四引 晉 傅充 妻 辛氏 《元正》詩:“元正啟令節,嘉慶肇自茲,鹹奏萬年觴,小大同悅熙。” 清 方苞 《台拱岡墓碣》:“每當弟與兄忌日生辰,及春秋伏臘令節,吾母先期意色慘沮,背人掩涕,過旬猶不能平。” ********* 《“五一”MayDay運動史》四:“ 歐洲 舊俗,五月一日本來是一個令節。是日,士女都出遊野外,摘取鮮花,歡欣鼓舞。”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令節”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結合不同文獻可綜合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指佳節或美好時節
    常用于描述傳統節日或氣候宜人的時節,例如元旦、中秋等。
    例句:

    • “八月中秋,正是賞月令節”()。
    • 晉代辛氏《元正》詩提到:“元正啟令節,嘉慶肇自茲”,指元旦作為新年開端()。
  2. 高風亮節或美好節操
    多用于贊頌人的品德高尚、堅守節義。
    例句:

    • 三國魏曹植《武帝诔》中“既以約終,令節不衰”,頌揚曹操的節操()。

二、用法與延伸

“令節”既可指代佳節,也可象征高尚情操,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藝文類聚》《武帝诔》等文獻(綜合、、)。

網絡擴展解釋二

令節

令節是一個漢字詞語,由“令”和“節”兩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令的部首是人,筆畫數為4;節的部首是艸(草字頭),筆畫數為9。

來源:令節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大雅·文王之什·令尹甫田》中,原意為國君命令的節日。後來,令節逐漸演變為指農曆中官方規定的節日和公衆假期。

繁體:繁體字“令節”。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中,令節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差異,但整體結構與現代漢字相似。

例句:春節、中秋節、元旦節等都是中國的重要令節。

組詞:令旗、令箭、佳節。

近義詞:節日、紀念日。

反義詞:工作日、平常日。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