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語出《詩·小雅·伐木》:“出自幽谷,遷于喬木。”謂鳥從低處遷往高處。 南朝 梁 劉孝綽 《詠百舌》:“遷喬聲迥出,赴谷響幽深。” 唐 李峤 《莺》詩:“寫囀清弦裡,遷喬暗木中。” 唐 孫昌胤 《清明》詩:“不及林間鳥,遷喬并羽儀。”
(2).比喻人的地位上升。 晉 桓溫 《薦谯元彥表》:“中華有顧瞻之哀,幽谷無遷喬之望。”《陳書·陳寶應傳》:“起家臨郡,兼晝繡之榮;裂地置州,假藩麾之盛。自谷遷喬,孰復為拟?” 唐 盧肇 《除歙州途中寄座主王侍郎》詩:“忽忝專城奉六條,自憐出谷屢遷喬。” 明 顧大典 《青衫記·坐濕青衫》:“教坊中聲名久标,便于歸須從俊髦,出幽谷正宜及早,從今夜好遷喬。”
(3).猶喬遷。 清 李調元 《題李鶴林<聽莺圖>兼求墨蘭》詩:“ 惕齋 始遷喬,種花滿書屋。”
“遷喬”是一個源自《詩經》的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其解釋可歸納為以下三方面:
語出《詩經·小雅·伐木》的“出自幽谷,遷于喬木”,指鳥類從低矮的幽谷飛向高大的樹木。這一意象常被用于古詩文中,例如:
引申為人的地位提升或境遇改善,多用于古代文獻:
後衍生為“喬遷”的雅稱,用于祝賀他人搬家或職位升遷。例如清代李調元詩中“惕齋始遷喬”即指友人遷居,現代也保留此用法。
注:以上解釋綜合了《詩經》原典、曆代詩文用例及現代語義演變,涵蓋文學、曆史和社會語境中的多重内涵。
遷喬是一個漢字詞語,多用作動詞,意思是改變、遷徙、移動。它可以用來描述人或物體在空間上的位置或狀态發生改變。
遷喬的拆分部首是辶,并且它有10個筆畫。
遷喬這個詞的意義同樣可以從古代漢字中找到。在古代,遷喬在一些著名文獻中也有使用,如《周禮·春官宗伯》:“于昭考聖大喬焉”。這個使用說明了在古代,遷喬已經有了“改變、遷移”的意思。
遷喬的繁體字是遷喬。
根據古時的漢字書寫規範,遷喬的字形會有些不同。古時的遷寫作“遷”,喬寫作“喬”,但它們的意思和現代的遷喬是相同的。
1. 由于房屋修繕工程,他們不得不遷喬到另外一個地方居住。
2. 這些動物每年冬天都會遷喬到南方尋找溫暖的氣候。
遷居、遷移、遷徙、遷移到、遷往
遷移、搬遷、移動、轉移
固守、保留、停留、靜止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