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審核采擇。 宋 王安石 《言尊號劄子》:“伏維聖心,更賜詳酌。”《宋史·呂端傳》:“自今中書事必經 呂端 詳酌,乃得聞奏。”《元典章·兵部三·站戶馀糧當差》:“若蒙詳酌以站戶餘糧當差者,亦宜定與石數則例。”
“詳酌”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xiáng zhuó,其核心含義為審核采擇,即通過仔細審查、衡量後做出選擇或決定。以下是具體解釋:
詞義解析
文獻用例
現代適用性
該詞多用于正式語境,如政策制定、學術研究等需審慎考量的場景,強調對信息的全面評估與取舍。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背景,可參考《元典章》等曆史典籍中的相關記載。
《詳酌》是一個成語,意思是仔細推敲、詳細斟酌。這個詞常用來形容對事情進行深思熟慮、細緻分析,以便做出正确的決策。
《詳酌》的拆分部首是言和酉,分别位于左右兩側。它共有11個筆畫。
《詳酌》最早出現在《詩經·王風·邶風·車鄰之燕》中,意思是“詳細地酌量、計算”。後來,這個詞逐漸演變成引申義,用于形容人們在決策、推理、研究等方面進行深入思考。
《詳酌》的繁體字是詳酌。
在古代,對同一個漢字的寫法有時會有所不同。根據古籍資料,漢字《詳酌》曾經以“詳醊”、“詳悁”等形式書寫。
1. 他深思熟慮,詳酌再三後才做出了這個決定。
2. 在做重要決策之前,我們必須充分收集資料,并對其進行仔細詳酌。
- 詳細:指事物全面、完整、不遺漏地描述;詳細地觀察、了解。
- 酒酌:斟酌酒器和酒量,也指斟酌酒的行為。
- 做酌:斟酌、準備飯菜酒水。
- 考慮:經過思考、權衡利弊後做出決策。
- 斟酌:細心思考、權衡;細緻地安排、準備。
- 草率:做事缺乏細緻思考、馬虎隨意。
- 輕率:對于事情考慮不周、不慎重,決策太過魯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