竄句的意思、竄句的詳細解釋
竄句的解釋
(1).改易文句。《莊子·骈拇》:“纍瓦結繩竄句,遊心於堅白同異之間。” 王先謙 集解:“竄易文句,遊蕩心思於堅白同異之間也。”
(2).鋪張詞句;組織文辭。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鎔裁》:“精論要語,極略之體;遊心竄句,極繁之體,謂繁與略,隨分所好。” 章炳麟 《與人論文書》:“北方流勢,本臃腫也,削而讋之,大分不出 後漢 ,碑誄尤近,造辭竄句,猶兼 晉 宋 。”
詞語分解
- 竄的解釋 竄 (竄) à 亂跑,逃走(用于敵軍、匪徒、野獸等):竄犯。竄擾。竄逃。竄踞。流竄。抱頭鼠竄。 放逐:竄逐。 修改文字:竄改。竄定(删補改定)。點竄(删減塗改)。 筆畫數:; 部首:穴; 筆順編號:
- 句的解釋 句 ù 由詞組成的能表示出一個完整意思的話:句子。句法。 〔句讀( 量詞,用于語言:三句話不離本行(俷 )。恥 )〕古代稱文詞停頓的地方為“句”或“讀”。 句 ō 〔高句骊〕古國名,即“高麗”。 筆畫
專業解析
"竄句"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是指在寫作或修改文章時,對文句進行改動、修飾或調整。它強調對原有語句的加工、潤色或重新組織,以達到更佳的表達效果。以下是從漢語詞典角度對其進行的詳細解釋:
一、 基本釋義
"竄句"中的"竄"本義有"改動"、"修改"、"删改"之意;"句"指句子、文句。合起來,"竄句"即指修改文句、潤飾詞句的行為或過程。它常用于描述對文章、詩詞、稿件等進行字句上的推敲、調整和完善,使其更通順、精煉或富有文采。
二、 詞源與用法
該詞源自古漢語,體現了古人重視文字錘煉的傳統。在古籍中,"竄"常與"改"、"定"等字連用或互訓,表示對文字的修改訂正。現代漢語中,"竄句"雖不如"修改句子"、"潤色"等表達常用,但在文學評論、寫作指導或古籍整理等領域仍可見到,帶有一定的書面語色彩和專業性。它不僅僅指簡單的文字改動,更包含追求語言表達精準、優美、有力的意圖。
三、 具體内涵與注意事項
- 目的性: "竄句"的目的是為了提升文本質量,使其更符合語境、邏輯、修辭或審美要求。它可能是為了糾正語病、消除歧義、增強表現力,或是為了適應不同的文體風格。
- 程度差異: "竄句"的程度可大可小,小到替換一兩個詞語,大到調整句子結構甚至重寫。其核心在于對原有句子的"動"。
- 與"抄襲"的區别: 需要特别強調的是,"竄句"是在已有文本基礎上進行合法、合理的修改,與抄襲他人原創内容有本質區别。它通常指對自己或授權修改的文本進行加工,而非剽竊。
四、 權威出處參考
-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出版社出版)對"竄"的釋義中包含"修改文字"的義項(如"竄定文稿"),這是理解"竄句"中"竄"字含義的基礎。該詞典是漢語詞彙研究的權威工具書之一。
- 《現代漢語詞典》(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商務印書館出版)雖未直接收錄"竄句"詞條,但對"竄"的解釋有"改動(文字)"(如"竄改"、"點竄"),對"句"的解釋為"句子",二者結合可準确推導出"竄句"的含義。該詞典是現代漢語規範使用的權威依據。
- 語言學著作: 在讨論寫作技巧、修辭學或古籍校勘的學術著作中,常會涉及對文本字句進行修改潤色的實踐,"竄句"可視為這類實踐的具體描述。例如,王力《古代漢語》、呂叔湘《語文常談》等著作中關于文字錘煉和修改的論述,為理解"竄句"的實踐意義提供了背景。
網絡擴展解釋
“竄句”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兩層主要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1.改易文句
指對原有文字進行修改、删減或調整。這一用法常見于文獻校勘或文本修訂場景,例如:
- 例句:古籍整理時,學者常需“竄句”以修正傳抄錯誤。
- 注意:若修改不當,可能導緻語句混亂、語意不清,如提到的“語句錯亂、不連貫”。
2.鋪張詞句;組織文辭
指在寫作中刻意雕琢詞句,強調文辭的繁複或結構安排。例如:
- 文學創作:南朝劉勰《文心雕龍》中提到“遊心竄句”,指通過鋪陳詞句形成繁複的文風。
- 中性描述:此含義不一定是貶義,可指代對語言的精心組織。
補充說明
- 語境差異:具體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在學術或文學領域多指“修改文句”或“組織文辭”,而在日常表達中可能偏向負面,形容邏輯混亂的語句。
- 關聯詞:與“竄改”“點竄”等詞相關,均涉及文字修改行為。
如需進一步了解“竄”的其他用法(如“流竄”“抱頭鼠竄”),可參考字典中的擴展解釋。
别人正在浏覽...
安分安戢安于盤石阿阇班駁陸離寶陀岩編程式恻恻蹭坐赤心奉國粗衣淡飯點璧吊水地母鼎銘鼎象方戶熕船賀年片宏長黃藤揮翰降辱捷句金騣躐學脈動電流馬臉瞞天謊迷朦樸實樵父輕工業情故青鳥侵沮秋蘭齊制妻子勸慰如蠅逐臭散壞神漿失留屑曆屍竊順應殊庭四布衣隨機變量提純提味彤襜通俗化通屋瓦大望遊委吏危心物穆枲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