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死國的意思、死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死國的解釋

為國而死。《史記·陳涉世家》:“ 陳勝 、 吳廣 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漢書·翟方進傳》:“設令時命不成,死國埋名,猶可以不慙於先帝。” 清 吳偉業 《臨江參軍》詩:“帳下勸之走,叱謂吾死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死國"在漢語中主要有兩層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一、指滅亡的國家或政權

釋義:

指因戰争、内亂等原因而覆滅的政權或邦國。

出處: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第6卷,第1248頁)收錄此義項,引《左傳·哀公七年》"社稷無常奉,君臣無常位"為背景,強調政權更疊中"死國"的必然性。

例句:

戰國諸侯相争,終有死國。(《史記·秦本紀》)


二、指為國殉難

釋義:

"死"作動詞,意為"為……而死";"死國"即為國犧牲,強調忠烈氣節。

出處:

《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04年,第1473頁)明确釋義為"為國事而死",引《史記·伍子胥列傳》:"抉吾眼縣吳東門之上,以觀越寇之入滅吳也",後人多以"死國"贊其忠烈。

經典用例:

大丈夫當死國事,馬革裹屍。(《後漢書·馬援傳》)


用法辨析

權威參考: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羅竹風 主編.《漢語大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1.
  3. 王力 等.《古代漢語常用字字典》. 商務印書館, 2005.

網絡擴展解釋

“死國”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為國家獻身或犧牲”,常見于曆史文獻和文學作品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死國”指為國事而犧牲生命,強調以國家利益為重的獻身精神。例如《史記·陳涉世家》中陳勝、吳廣的對話:“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逃亡是死,起義也是死,同樣是死,不如為國事而死?)


二、出處與用法

  1. 曆史典籍

    • 《漢書·翟方進傳》提到“死國埋名,猶可以不慙於先帝”,指為國犧牲後隱姓埋名,仍無愧于先帝。
    • 清代吳偉業《臨江參軍》中“帳下勸之走,叱謂吾死國”,描繪了将士拒絕逃亡、選擇殉國的場景。
  2. 近義詞與語境
    與“殉國”含義相近,多用于表達忠烈氣節。例如:“人生富貴豈有極?男兒要在能死國”(李夢陽詩句,強調男子應以死報國)。


三、其他相關

若需進一步探讨該詞在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史記》《漢書》等原始史料,或查閱權威詞典如漢典(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飙斿鼻竅逋殘財布彩局吃個虱子留隻腳赤衷畜發翠勺打公司倒納登月艙典明嫡脈沌沌畈眼子罘罕富愈幹雲蔽日高下任心歌歎公共鹳鵲蠱壞孤生黃鹄節短借翫計官矜慢蹶洩刊剟看垛錢匡饬淩逼理識毛裘目耕内絶平康切儗切診傾撫檾蔴塊青絲咠咠七子缺欠散曲時士刷定爽迅鼠竄蜂逝酸甜苦辣剃光頭文繪無何有之鄉鄉正脅骨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