逋殘的意思、逋殘的詳細解釋
逋殘的解釋
(1).指逃散的殘敵。《魏書·世祖紀上》:“是以旰食忘寝,抵掌扼腕,期在掃清逋殘,寧濟萬宇。”
(2).指逃散馀留的百姓。《新唐書·北狄傳·渤海》:“ 高麗 滅,率衆保 挹婁 之 東牟山 ……築城郭以居, 高麗 逋殘稍歸之。”
詞語分解
- 逋的解釋 逋 ū 逃亡:逋逃。逋遷。逋蕩。 拖欠:逋負。逋租。逋債。 拖延:逋留(逗留)。 筆畫數:; 部首:辶; 筆順編號:
- 殘的解釋 殘 (殘) á 害,毀壞:殘害。摧殘。 不完全,餘下的:殘餘。殘陽。殘存。殘廢。殘佚。苟延殘喘。 兇惡:殘忍。殘酷。兇殘。 筆畫數:; 部首:歹;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逋殘”的詳細解釋如下:
拼音:bū cán(注音:ㄅㄨ ㄘㄢˊ)
詞性:古漢語詞彙,現代使用較少,多用于曆史文獻或特定語境。
詞義解析
-
指逃散的殘敵
表示戰争後潰敗逃亡的殘餘敵對勢力。例如《魏書·世祖紀上》記載:“期在掃清逋殘,寧濟萬宇”,意為希望清除殘餘敵人,安定天下。
-
指逃散遺留的百姓
特指因戰亂或災難流離失所的民衆。如《新唐書·北狄傳·渤海》提到:“高麗逋殘稍歸之”,指高麗逃散的百姓逐漸歸附此地。
使用特點
- 語境限定:多用于描述古代戰争、社會動蕩後的殘餘勢力或難民群體。
- 現代延伸:在文學或學術讨論中,可借喻未被徹底解決的問題或遺留的社會矛盾。
參考資料
- 基礎釋義參考自權威詞典,古籍引證來自《魏書》《新唐書》。
- 該詞屬生僻古語,日常交流中建議結合具體語境使用。
網絡擴展解釋二
逋殘(bū cán)一詞的意思:
逋殘是一個漢字詞語,含有貶義。它的基本意思是逃亡或逃跑之後遺留的殘缺不全的狀态。通常用來形容逃離的人或物所留下的痕迹或狀況。比喻人們的行為或事物的狀态不完整或不正常。
拆分部首和筆畫:
逋(bū)字的部首是辶(辵),它的拼音是“bū”,有6個筆畫。
殘(cán)字的部首是歹,它的拼音是“cán”,有10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逋殘一詞最早出自《史記·秦楚之際列傳》,此流傳至今。它的繁體字為 “逾殘”。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逋殘一詞的寫法略有不同。比如在《說文解字》中,逋字的寫法是“辶甫”,殘字的寫法是“歹卄半”。
例句:
- 敵人逃跑時留下了逋殘的衣物和物品。
- 這座廢棄的房子逋殘不堪,看上去十分破舊。
組詞:
逋殘可以與其他詞語搭配使用,如逋逃殘破、逋逃殘喘等。
近義詞:
逋殘的近義詞有逃竄、逸散、離散等。
反義詞:
逋殘的反義詞有完整、完好、健全等。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幫助。如有更多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