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妆打扮的意思、梳妆打扮的详细解释
梳妆打扮的解释
见“ 梳粧打扮 ”。
亦作“ 梳妆打扮 ”。对容颜衣着进行修饰。 元 关汉卿 《鲁斋郎》第二折:“ 张龙 ,将那 李四 的浑家,梳粧打扮的赏与 张珪 便了。” 李淑一 《忽报人间曾伏虎》:“ 开慧 平时生活朴素,从不讲究梳妆打扮。”
词语分解
- 梳妆的解释 妇女梳洗打扮她急急忙忙地进行梳妆打扮,一会就打扮完了详细解释见“ 梳粧 ”。亦作“ 梳妆 ”。.妇女梳洗打扮。 唐 秦韬玉 《贫女》诗:“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粧。”一本作“ 梳妆 ”。 宋
- 打扮的解释 修饰装扮出来的样子你那身打扮可不能去赴宴会详细解释.使容貌和衣着好看;装饰。 宋 卢炳 《少年游》词:“绣罗褑子间金丝,打扮好容仪。”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打扮得整整齐齐,则等
专业解析
梳妆打扮指通过整理仪容、修饰外表来提升个人形象的行为过程,具体包含以下含义:
一、核心释义
-
梳妆
指梳理头发、清洁面部及化妆修饰。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将“梳妆”释为“梳洗打扮”,强调对头发的整理与面部修饰(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1215页)。
《汉语大词典》 进一步说明其包含“梳头、化妆”等步骤(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第6卷 第1293页)。
-
打扮
指选择并搭配服饰、配饰以美化整体形象。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解释为“装饰使美观”,侧重服装与装饰品的协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第312页)。
二、行为内涵
三、引申用法
- 文学象征:古典诗词常借“对镜贴花黄”等梳妆场景(《木兰诗》),隐喻人物心理或时代风貌。
- 现代延伸:涵盖护肤、发型设计等广义形象管理,体现个体对自我呈现的主动性。
权威参考来源: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2.
- 李行健.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
- 王文锦(译解). 《礼记译解》. 中华书局, 2017.
网络扩展解释
“梳妆打扮”是一个汉语常用词组,指对个人仪容进行整理和修饰的过程,通常包含以下含义:
- 字面含义
由“梳妆”和“打扮”两个动作组成:
- 梳妆:指梳理头发(梳)、涂抹化妆品(妆)等面部修饰
- 打扮:包含服装搭配、配饰选择等整体造型设计
-
典型步骤
一般流程包括:
- 洁面护肤 → 发型梳理 → 面部化妆 → 服饰搭配 → 配饰点缀
- 古代女性还包含盘髻、贴花黄等步骤(如《木兰辞》中“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
文化意涵
- 礼仪象征:体现对社交场合的重视(如古语“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 身份标识:不同朝代妆发体现社会地位(如唐代高髻、宋代珍珠妆)
- 审美表达:反映时代审美潮流(如民国时期旗袍配波浪发)
- 现代延伸
- 广义使用:可形容事物被精心装饰(如“城市梳妆打扮迎国庆”)
- 行为心理学:通过外在修饰增强自信的心理暗示作用
该词常见于文学描写(如《红楼梦》对十二钗妆容的细致刻画)和日常社交场景,既包含功能性整理,也承载着审美表达与社会文化意义。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物化倾向的解读。
别人正在浏览...
隘路谤论八戎才皃憯悴巢薮陈宝骋姿冲让词翰脆响蹉蹋蹉踬的然断事官凡吏风情府院之争更尝龟列哈荅寒渚闳门华表画旒緘书娇妩经史笥旧都捐牀帐卷刃考论岿望困心横虑郎曹连长连绵笼藩緑樽矊眇黏天贫狭琼池齐纨素七星剑气义滳滳山吟泽唱神虫视同拱璧实学受洗耸跃天际田土停务王珧吻创详括香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