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連延的樓閣。《淮南子·主術訓》:“高臺層榭,接屋連閣,非不麗也。”《後漢書·馬防傳》:“又大起第觀,連閣臨道,彌亘街路。” 晉 左思 《吳都賦》:“房櫳對櫎,連閣相經。” 南朝 陳 徐陵 《雜曲》:“傾城得意已無儔,洞房連閣未消愁。”
(2).滿閣。 元 馬祖常 《登雨花台》詩:“緑霧春連閣,丹霞曉映袍。”
關于“連閣”的詳細解釋如下:
“連閣”讀作lián gé,字面指連續的樓閣,形容建築物高聳、密集的景象,也可比喻事物或人物數量多且集中。
連延的樓閣
指樓閣相連形成的建築群,體現宏偉壯觀的布局。例如《淮南子·主術訓》提到“接屋連閣,非不麗也”,《後漢書·馬防傳》描述“連閣臨道,彌亘街路”,均強調建築群的連綿氣勢。
滿閣
另一釋義為“充滿樓閣”,多見于古詩詞中,如南朝徐陵《雜曲》中“洞房連閣未消愁”,此處引申為空間被填滿的狀态。
如需更多古文例證或擴展釋義,可參考《淮南子》《後漢書》等文獻。
連閣是一個漢字詞語,通常指位于連廊上的樓閣或小樓。它可以用來形容建築物的結構或建築風格。
連閣的拆分部首是辶和阜,它們分别位于左右兩邊。連閣的總筆畫數為11。
連閣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其中連指的是相連的意思,閣指的是樓閣。在繁體字中,連閣的寫法為「連閣」。
在古代,連閣這個詞的寫法略有不同。在古漢字書法中,連的寫法更加簡化,閣的寫法也有所區别。連閣的古漢字寫法為「蓮閣」。
1. 園内的連閣與回廊相連,構成了一幅雅緻的園林畫卷。
2. 這座古老的廟宇有一座古色古香的連閣,為遊客提供了一個休憩的地方。
連閣在組詞中可以作為名詞使用,例如:連閣樓、連閣殿。
近義詞:連樓、廊閣。
反義詞:孤樓、孤閣。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