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星名。攝提的别名。 清 厲荃 《事物異名錄·乾象·星》:“《荊州星占》:‘攝提,一名環樞,一名闕兵。’”
(2).泛指天象,天道。 唐 權德輿 《唐故中嶽宗元先生吳尊師集序》:“或遐想理古,以哀世道;或磅礴萬象,用冥環樞。稽性命之紀,達人事之變。”
(3).比喻樞密使。 唐 宋 時執掌軍政要務。 宋 王珪 《文彥博授樞密使改賜功臣制》:“天極環樞,上通帝位之座;神兵會府,内嚴師律之謀。”
“環樞”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以下是綜合古籍和現代用法的詳細解釋:
古星名(天文概念)
指中國古代星象中的“攝提星”,屬東方蒼龍七宿之一。清代厲荃在《事物異名錄·乾象·星》中記載:“攝提,一名環樞,一名闕兵”。這一用法多見于古代天文文獻。
泛指天象或天道(哲學延伸)
唐代文人權德輿在《唐故中嶽宗元先生吳尊師集序》中,用“環樞”指代宇宙運行規律,如“磅礴萬象,用冥環樞”,強調其象征自然法則的核心地位。
官職比喻(曆史政治)
唐宋時期,“環樞”被用來代指“樞密使”,即執掌軍政要務的高官。宋代王珪的《文彥博授樞密使改賜功臣制》中,可見此用法,體現其作為權力核心的隱喻。
現代醫學解剖術語
現代醫學中,“環樞”指寰椎(第一頸椎)與樞椎(第二頸椎)構成的關節,如臨床術語“環樞關節複位術”。此用法多見于骨科或神經外科領域。
補充說明
《環樞》(huán shū)是一個漢字詞語,指代事物或事件的核心、中心,也可以表示關鍵、樞紐的意思。
《環樞》是一個由兩個部首組成的漢字,左側部首是《囗》(wéi,圍),右側部首是《木》(mù,木)。它的總筆畫數是11畫。
《環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形态的發展。它也是現代簡化字形式的一個常用詞彙,沒有繁體字形式。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環樞》在古代一般以更加複雜的形式書寫,字形可能有所變化,但整體的意義和發音沒有改變。
1. 他是公司決策的《環樞》,全憑他的努力和智慧來推動事業的發展。
2. 這部電影是本季度票房的《環樞》,吸引了大批觀衆的關注。
組詞:環形、環境、樞紐、中樞。
近義詞:中心、要點、核心、關鍵。
反義詞:外圍、次要、無關。
【别人正在浏覽】